新華網評:以“質量導向”落實精準扶貧
2018-03-06 22:20:1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2018兩會系列評論之十二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人民生活持續改善。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貧困人口減少6800多萬,易地扶貧搬遷830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 昔日窮山窩,今朝蝶變為鄉村旅游的“香餑餑”;昔日行路難,今朝“四好公路”辟通途;昔日“面朝黃土”,今朝插上“互聯網 ”翅膀……過去五年,我們欣喜地看到,腳下的這片土地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綠色的希望在田疇沃野間蓬勃生長。 攻之愈深、其事愈艱。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場“全民總動員”的大考進入決勝沖刺階段,能否在2020年交出一份“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答卷,是衡量各級黨委、政府執政水平以及每一名領導干部工作能力的“試金石”。而答卷的關鍵要點之一,在于以“質量導向”落實精準扶貧。 以“質量導向”落實精準扶貧,要實功實做。精準扶貧是實實在在為群眾謀福祉,關乎其長遠發展,不是擺“花架子”,更不是玩“數字游戲”,應將輸血和造血、扶貧和扶智有機結合,切實讓貧困地區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實現美麗蛻變。 以“質量導向”落實精準扶貧,要因地制宜。俗話說:“藥對癥一張方,不對癥用車裝。”精準扶貧不能“廣撒胡椒面”,更不能“一刀切”,應因地制宜,對癥下藥,用“繡花”功夫讓扶貧的春風吹遍每一個角落,繡出幸福美好新生活。 以“質量導向”落實精準扶貧,要激發內生動力。打好脫貧攻堅戰,既要解決好眼下問題,更要形成可持續的長效機制。要把脫貧攻堅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起來,多措并舉提升鄉村生活品質,激發脫貧內生動力,從源頭上拔掉“窮根”,切實堵死“返貧”路。 以“質量導向”落實精準扶貧,要加強作風建設。好作風才能保證好工作,好效果。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有作風建設保駕護航。今年是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要認真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加強扶貧資金管理,對挪用、貪污扶貧款項的行為嚴懲不貸。 好日子是干出來的。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加大精準脫貧力度,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激發脫貧內生動力,確保進度和質量,讓脫貧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