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08個“三八國際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中國網記者走進同仁醫院兒科門診,把醫護工作一線“準媽媽”們的故事講訴給大家。
懷孕護士劉淼準備去病房給病人換液。 不同于門急診高峰的季節性,兒科病房開放床位73張,2017年出院人次達到了4957人次,10年來持續的高速運轉則不分春秋寒暑。就著礦泉水啃一口點心經常成為準媽媽們的簡易午餐。2018年,同仁兒科以床位使用率100%的臨床工作度過了充實而又忙碌的春節。 由于需要住院的病人多,為了最大限度地為更多的病人服務,同仁兒科病房的醫生和護士都是小跑著干活,懷著孕的也是一個頂倆。兒科一病房護士劉淼,因為站立時間長,孕期雙腳水腫明顯,經常鞋都脫不下來,但她都樂呵呵地堅持著,病房好多個孩子都稱她為“熊貓媽媽”。兒科一病房護士宋丹丹,懷孕早期兩次不慎崴傷右腳,因為兼任護理帶教工作,為了不影響學生實習進度,也為了給同學們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堅持上班,一天假都沒有請過。帶著學生取血、換液、測體溫、測血壓、監測出入量,觀察患兒的各種病情變化,每天行走上萬步,腳上的痛只有她自己知道,對著病人永遠都是笑臉相待。兒科二病房護士孫苗苗,懷孕期間正值病房人手短缺,直到生產前還在堅持上護理班,因為走路太多,常常出現氣促的情況,那也只能是在不忙的時候坐會兒歇歇。來不及上廁所、來不及吃飯是常有的事情,連家長們看著都心疼,總是在苗苗給孩子扎針時,拉過來一把椅子說“坐著扎吧,你太累了”。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