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8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面對來自中國傳統農業大省——山東的全國人大代表們,這位中國最高領導人談得最多的還是他始終記掛的老鄉。
“要使得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關于中國的農業、農村、農民,習近平總書記曾屢屢談起。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他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新時代中國鄉村擘畫了宏偉而美好的藍圖。

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8日,山東代表團審議現場,山東曹縣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王銀香,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共同話題就是如何帶領農民致富奔小康。
總書記這樣說:
——要發揮好本土人才的作用,他們長期扎根農村,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初期,一大批本身能力強的基層黨組織帶頭人敬業愛鄉、造福一方,帶動了本地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要夯實基層黨組織基礎,通過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農村工作隊等形式筑牢基層黨組織?!皩磉€要引進職業農民,讓大學生甚至是海歸高級人才主動回鄉務農,使得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p>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總書記為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謀篇布局:
三農決定全面小康成色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要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strong>
——產業振興: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
——發展現代農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人才振興: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讓愿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愿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
——文化振興: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生態振興: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組織振興: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
——健康有序進行:規劃先行、精準施策、分類推進。特別要保護好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筑,不搞一刀切,不搞統一模式,不搞層層加碼,杜絕“形象工程”。
代表回響

全國人大代表張新文
“總書記針對山東實際情況,就山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明確要求,比如,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這對我們有著非?,F實的指導意義,我們一定要落實好,把這些具體要求落實到行動中。”
“既要做顯績,也要做潛績”
“山東終于意識到自己落后了”,前不久,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一篇會議講話刷爆微信朋友圈。這篇萬字長文對山東當前發展形勢和存在的問題直言不諱,坦陳差距,受到廣泛關注。
8日在和總書記共同審議時,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省長龔正都表示,山東正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并強調要解決政績觀、發展觀問題,堅持“功成不必在我”,從“我”的政績觀中解放出來,著力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

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對此,總書記說,“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極、怠政、不作為,而是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凹纫鲲@績,也要做潛績,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歷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評價?!?/p>
要把“小行業”做成大產業
“安置一個人,溫暖兩個家”,這是卓長立代表帶領的“陽光大姐”家政服務團隊的初心。卓長立代表在發言中介紹了企業吸納下崗職工、外來務工人員進行嚴格科學培訓走上家政服務崗位的情況,“我們5萬多名家政服務員中80%來自農村,其中大多數生活還很困難,從事家政服務后大家的腰包越來越鼓,越來越自信了?!?/p>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總書記聽了很高興,“在我國現在的發展階段,家政業像‘陽光大姐’這個名字一樣是朝陽產業,既滿足了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需求,也滿足了城市家庭育兒養老的現實需求,要把這個互利共贏的工作做實做好,辦成愛心工程?!?/p>
代表回響

全國人大代表卓長立
“鐘點工、月嫂、養老,剛剛總書記都提到了,他對我們家政這個小行業很了解,讓我們感受到總書記對老百姓的情懷。總書記鼓勵我們要把家政作為事業來做,做成朝陽產業,我要把總書記的囑托帶回去,讓全國的家政服務員都聽到,把總書記的關愛帶給家政服務員,進而傳遞到千家萬戶?!?/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