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稱中國單身女性獨立且樂觀 老一輩頭腦逐漸開放 參考消息網3月10日報道 西媒稱,隨著時代的發展,年過三十、經濟獨立但依然單身的狀況對中國女性而言已經不再是丟臉的事,她們頂住社會壓力作出的不結婚生子的決定也逐漸得到家人的支持,獨立的單身女性正在改變中國社會。 據埃菲社3月7日報道,在中國,很多這樣的女性曾被蔑稱為“剩女”——按照老傳統,女人必須在30歲之前找到如意郎君,否則就會被旁人恥笑。然而,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開始與社會壓力抗爭,將生活的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她們心目中,結婚必須出于愛而不是迫于社會壓力,老一輩人也不再抱著陳舊思想不放,頭腦越來越開放。 最新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的結婚率越來越低,2016年的登記結婚人數約為1140萬對,同比下降6.7%,近年來中國的結婚率一直呈現下降趨勢。 一位單身女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對現在的單身生活很滿意,不但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還可以盡情享受生活。”自從4年前來到北京打拼,她的事業一直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如今已經成為知名連鎖餐廳的負責人,雖然她也承認最大的困難來自家人,但她現在已經成功說服了父母。 這位女性表示,自己在離開家鄉天津的時候,很多朋友都警告她不出幾年就會后悔,因為在北京很難找到心儀的另一半。但她表示:“我從來都沒有后悔,現在考慮婚姻還為時尚早,婚姻讓我感到恐懼,因為你必須把自己交給另一個人。” 報道稱,在由男性主導的商界闖出一片天地對一位年輕的女性而言并不容易。她表示:“我曾經遇到過男權思想很嚴重的人,他們根本不懂得尊重女性。” 另一位接受采訪的單身女性是一名身在北京的36歲的教師,她說:“我的人生使命并不是結婚,我并不在乎社會施加的壓力。”雖然她并不想一輩子單身,但她認為結婚絕不是一項義務。她說:“首先我要愛上這個人,然后才會考慮結婚生子。” 報道稱,這些把事業放在婚姻之上的女性曾被貼上“傲慢、物質和自私”的標簽,然而,雖然現在很多獨立單身女性在說起自己的年齡和婚姻狀況時依然有些羞澀,但是這些話題已經逐漸不再是禁忌。很多和她們情況相似的中國單身女性都被迫遵從父母的意愿一次又一次地相親,她們例行公事地奔波于一場場相親會之間,面對“你多大了?”、“賺多少錢?”、“你有房子嗎?”等問題早已麻木。試想在這種環境中,怎么可能迸發出愛情的火花? 然而,很多中國單身女性依然保持著樂觀的態度,她們相信中國的新一代正在發生改變,同時也在改變著老一輩的陳腐思想。面對離婚率和出軌率高企的殘酷現實,很多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女兒采取寧缺毋濫的原則。(編譯/劉麗菲) |
相關閱讀:
- [ 03-09]沙特千名女性集體健走慶“三八”
- [ 03-09]福州旅行社景區針對女性游客推形式多樣優惠活動
- [ 03-09]福州不少景區針對女性游客推出豐富多彩優惠活動
- [ 03-09]調查顯示:臺女性遭職場性騷擾者僅33.4%提申訴
- [ 03-09]“新中國百位女性第一與中國夢”展覽在林則徐紀念館展出
- [ 03-08]“關愛女性健康生活”公益講座在九日臺音樂廳舉行
- [ 03-08]數讀中國女性品質生活:互聯網領域創業占55%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