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論新視野】努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2018-03-10 15:57:42? ?來源:求是網 責任編輯:陳虹虹 房小奇 |
分享到:
|
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文化領域的基本方略,這不僅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大亮點。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同樣指出,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文化作為社會的思想上層建筑,必然為一定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制度服務。黨的十九大報告關于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深刻思想具有強烈的現實關懷,是對當今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作為當今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在文化領域具體體現為,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文化事業產業發展之間的矛盾。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則是著力于從文化領域解決這一主要矛盾。作為對于現實訴求的回應,為了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黨的十九大報告進行了詳細的戰略部署,形成了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五個方面的戰略布局。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關鍵。意識形態在文化領域中居于核心地位。意識形態是什么樣,文化發展方向和道路就會成為什么樣。意識形態建設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中國社會的凝聚力強不強。在這一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態度堅定地要求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著重從新聞輿論導向、網絡治理、意識形態工作制等角度提出了明確要求。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靈魂。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提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這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著力點。思想只有在行動中才能開花結果。無論是加強意識形態工作還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需要具體落實到干部群眾的文化生活中來。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誠信建設和志愿服務制度化,十九大報告中的種種思想道德建設具體舉措體現了黨推動社會主義文明繁榮興盛的務實態度和能力。 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供給側改革。黨的十九大報告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戰略思想,需要具體落實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轉化為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才能發揮巨大效力。文化生產經營單位是社會主義文化生產的重要主體。為了防止低俗、庸俗、媚俗之風在文化市場上泛濫,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唯物辯證法啟示我們,主要矛盾決定中心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用改革的辦法推動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但是,改革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面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途中的新矛盾、新問題,中國共產黨始終秉承初心、開拓創新,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走向繁榮興盛。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FRF-BR-17-008B)、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階段性成果 (作者:李艷艷,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網絡文明與文化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
相關閱讀:
- [ 03-09]薌城區地稅局舉行黨的十九大精神知識競賽
- [ 03-08]【十九大 理論新視野】新時代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點
- [ 03-08]【十九大·理論新視野】新時代社會治理的新方略
- [ 03-08]莆田荔城:載歌載舞宣講十九大 表彰典型引領新風尚
- [ 03-07]莆田工行貫徹十九大精神落實從嚴治黨
- [ 03-07]【十九大·理論新視野】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層考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