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萬里長江變綠色畫廊(新時代·新作為)
2018-03-13 15:49: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房小奇 |
分享到:
|
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 ——構建綠色發展命運共同體 長江經濟帶涉及11個省市、3個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城市群,如何協同生態保護、綠色發展? “希望通過立法平衡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也可以平衡不同部門、不同利益主體的訴求,協調相關關系。”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黃利鳴委員建言。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徐旭東委員則呼吁:“打破行政壁壘,設立長江流域保護管理中心,同時完善生態補償機制。” 萬里長江奔流不息,割不斷的文化血脈相親、經濟利益相連,是綠色發展命運共同體,誰都無法離開共建、共享獨善其身。 “要讓黃金水道提升含金量,需要加強上中下游的互動合作,達到舞龍頭帶龍身的效果。”林彬楊代表說,“在生態保護與修復方面,要打破區劃、形成合力;在綜合立體交通方面,要加強規劃銜接、打通斷點堵點;在沿江產業轉移方面,要合理布局、有序轉移、分工協作。” “從習近平總書記為重慶提出的‘兩點’‘兩地’定位來看,重慶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近年來,我們加強與陜西、四川、甘肅等省的聯系。重慶發展,不只看300公里,而是要看1000公里,要和長江沿線省份團結共贏。”重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存榮代表說。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仲志余委員認為,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關鍵在“共”字,而“共”字的基礎在依法治江。“長江在自然地理上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但在行政地域上又橫貫九省二市,被沿江各行政區域分段節制;長江具有發電、航運、供水、生態凈化等多種功能,這些功能被不同的行政部門所管理,形成了相互隔離和沖突的職能管理結構。”他建議,盡快制定并頒布《長江保護法》,通過立法明確各地區、各部門職責,逐步形成上中下游統一的管理和調度機制,有效保護長江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確保一江清水,永續利用。 (本報記者郝洪、范昊天、韓俊杰、蔣云龍、楊文明、丁怡婷) 《人民日報》(2018年03月13日09版) |
相關閱讀:
- [ 12-20]共享藝術走紅 “0元限免”把“畫廊”開進辦公區
- [ 10-22]第三屆巴黎亞洲藝術博覽會“ASIA NOW”閉幕
- [ 10-13]雪染層林
- [ 07-30]貴州開陽:十里畫廊別樣美
- [ 03-23]景區價非逢聽證就漲 清江畫廊擬每人次降5到10元
- [ 07-22]英國蛇形畫廊展館對外開放 外形科幻(組圖)
- [ 07-18]湖南張家界突降暴雨溪水暴漲 50多名游客被困
- [ 05-16]泰國那空沙旺:空白圍墻變身街頭畫廊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