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部長談發展話民生
文化部部長雒樹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要見人、見物、見生活。首先進行搶救式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靠人傳承,有一批非遺傳承人年歲已大、后繼乏人,所以需要實施搶救工程,把老工匠、老藝人技藝記錄下來,同時抓緊培養青年傳承人,避免“人亡技失”。第二進行生產型保護,非遺“活與民間、死于廟堂”,和群眾生產生活結合,才有強大生命力,積極組織非遺融入時代、融入生活。
文化部部長雒樹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要見人、見物、見生活。首先進行搶救式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靠人傳承,有一批非遺傳承人年歲已大、后繼乏人,所以需要實施搶救工程,把老工匠、老藝人技藝記錄下來,同時抓緊培養青年傳承人,避免“人亡技失”。第二進行生產型保護,非遺“活與民間、死于廟堂”,和群眾生產生活結合,才有強大生命力,積極組織非遺融入時代、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