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重慶市委副主委、重慶市審計局副局長丁時勇認為,加強基礎性改革,還要堅持簡政放權,通過“放管服”等一系列措施激發市場活力。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廣東的同志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真抓實干、奮發進取,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面,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 ——摘自習近平3月7日在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的重要講話 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極、怠政、不作為,而是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歷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評價。 ——摘自習近平3月8日在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的重要講話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改革開放40周年為重要契機,推動改革取得新突破,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改革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這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如何在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將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不斷推向深入,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