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變故,黃生琴曾萬念俱灰。是女兒的陪伴、政府的幫助、街坊鄰居和愛心人士的溫暖,讓她滿懷感恩,堅持寫作,回饋社會。
鄰居來到黃生琴家,一起包餃子。(由受訪者提供) 傳遞溫暖與幸福 “有些話,總去給別人訴說,時間久了,別人也會煩。”黃生琴說。于是她把心里話講給電腦“聽”,用日記來排解情緒。 慢慢的,黃生琴發現日記中,不再有那么多苦澀,反而充滿溫暖與幸福。為什么不多去傳播一些正能量的聲音,用自己的文字去回饋社會呢? 2014年,經朋友介紹,黃生琴加入一個網絡文學社團。她開通了博客,并開始學習寫作散文與小說。 “以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身邊的暖心事為素材,創作小說和散文。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向幫助過我的人表達感恩,向網友傳播正能量。”黃生琴說。 通過網絡,很多網友結識了黃生琴,知道了她的故事,不少人專程來到新疆看望她。 “有一位遼寧大哥看了我的文章,說我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他一定要來新疆看望我。沒想到,前兩天真就來了。”黃生琴說。 黃生琴一直有個夢想:在有生之年出一本自己的文集,把文集親手送給書中提到的每一個人,用以報答“恩人”曾經帶給自己的溫暖與力量。 “當一個人遭遇挫折時,多么希望有人來關懷。我很幸運,收獲了來自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愛。現在,我也要把它們傳遞下去,回饋社會。”黃生琴說。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