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題:牽動全球目光 傳遞大國信心——2018年兩會“部長通道”和記者會回眸 新華社記者 韓潔、孫奕、劉慧 3月19日12時20分許,伴隨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答完記者提問,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組織的5場“部長通道”集體采訪活動正式收官。 今年共有30位部門負責人在兩會“部長通道”駐足發聲。與此同時,兩會新聞中心還舉行了十多場部門負責人出席的記者會。 從“部長通道”到兩會記者會,十多天時間里,密集的“部長聲音”有力傳遞出中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信心與承諾,讓新時代的奮進交響響徹會場內外。 對接世界眼光 展現中國新布局 黨的十九大后首次全國兩會上,世界關注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如何謀篇布局,確保宏偉藍圖變成現實? 牽動全球目光,回應百姓關切,各部門負責人第一時間向世界傳遞出中國聲音—— “雄安新區不搞政策‘洼地’。”談到雄安新區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要謀劃打造形成科學規范的“雄安質量”體系,今后向全國推廣復制,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小康路上絕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交通而掉隊。”5日的“部長通道”上,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公開承諾,到2019年要完成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目標,到2020年具備條件的建制村要通客車。 “我們準備把績效管理范圍逐步擴大到所有的財政資金,包括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如何進一步管好老百姓的“錢袋子”,7日的記者會上,時任財政部部長肖捷道出未來規劃。 坦誠交流,闡明政策。從人民大會堂到梅地亞新聞中心,面對媒體提問,黨的十九大描繪的宏偉藍圖在部門負責人的主動回應中化為新時代一張張帶著溫度的“施工圖”—— “正在抓緊起草和完善房地產稅法律草案”“今年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今后將適度放活宅基地的使用權”“到年底之前移動網絡流量資費要比去年下降30%以上”…… “權威回應”“信息量大”“影響深遠”——匈牙利《世界中國》雜志記者納吉麟表示,“部長通道”和記者會歷經多年變遷,已成中外媒體聚焦陣地,問答之間彰顯中國越來越開放自信。 直面熱點難點 彰顯大國信心 這里是世界觀察中國的窗口,更是中國與世界對話的平臺。 如何看待中美貿易關系出現的波折?中國房地產金融風險的狀況如何?如何看待社會上存在的“國進民退”的擔憂?…… 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面對國內外媒體拋出的諸多尖銳問題,部門負責人坦誠作答的背后,是真抓實干的舉措,更凝聚著攻堅克難的決心—— “貿易戰沒有贏家,中國不希望打貿易戰,也不會主動發起貿易戰。但是我們能夠應對任何挑戰,堅決捍衛國家和人民利益。”在11日的記者會上,商務部部長鐘山的回答語氣堅定。 “‘國進民退’的說法,既不正確,也不符合實際。”13日的“部長通道”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用兩個“不”回應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關系問題,表示二者可以“在競爭中創新產品與服務,在互助中開拓新領域”。 …… 坦誠的背后是自信與擔當。 連日來,無論在“部長通道”上還是記者會上,部門負責人認真回應房地產稅、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教育減負、藍天保衛戰等各界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在答問中明晰了改革方向,也讓百姓增添了信心。 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從一系列熱詞中,世界感受著新時代中國的脈動,也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奮進新征程的信心與決心。 廣聽民意聚眾智 讓政府決策更科學 兩會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頭腦風暴的“策源地”。 今年兩會上,從國務院辦公廳到各政府部門都更加注重廣聽民意,以更好接受人民監督,讓政府決策更科學。 ——各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的全體會議上,國務院共安排45個部門負責同志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88人次,做到了35個代表團2次全體會議的全覆蓋。 ——3月5日到9日,國務院辦公廳派出185名工作人員到人大政協各團組“旁聽”記錄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共參加會議670余場次,做到了113個人大代表團小組和58個政協界別小組的全覆蓋。收集的5535條意見建議中,反映集中、具有代表性的404條被報送領導同志。 ——在各個代表團,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安排81人次前來聽取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169名工作人員針對計劃問題釋疑解惑;財政部安排以司局級干部為主的176名工作人員圍繞預算報告等細致解說…… 旁聽紀錄“原汁原味”、旁聽信息反饋絕不過夜……國辦工作人員郭立仕表示,開展旁聽工作,是凝聚共識、提振信心的重要舉措,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民喜、民憂、民盼,讓工作更精準、更接地氣。 無論是通道、記者會上的直面公眾,還是當面聽取代表委員意見建議,2018年全國兩會上的諸多舉措進一步密切了國務院與代表委員的聯系,拉近了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距離,推動了服務型政府建設。 走進新時代,啟航新征程。來自會場內外的權威聲音正交匯成中國奮進的時代強音,在這個春天里愈發雄壯嘹亮。 |
相關閱讀:
- [ 03-19]踏上新征程 奮進新時代——2018全國兩會專題
- [ 03-19]【兩會國是廳】以監督合力開創黨內外監督工作新局面
- [ 03-19]天天聽兩會:美好生活靠奮斗
- [ 03-19]【帶你看兩會】為農民工工匠點贊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