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成互聯網金融平臺熱門賣點一些操作團隊駐扎海外提前跑路 業內專家披露區塊鏈投資火爆背后風險 區塊鏈實際上是一種技術模式,通過這種技術模式建立一個相互信任的機制,在這個信任機制下交換金錢,由此成為支付體系。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開發所謂的區塊鏈項目,推出首次代幣發行融資。去年9月,七部委發布通告稱,國內通過發行代幣形式包括首次代幣發行進行融資的活動大量涌現,投機炒作盛行,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 當前各個國家對區塊鏈的態度、觀點和法律法規完全不一樣,現在全球范圍內都存在監管真空 本報記者 杜曉 本報實習生 劉潔瓊 最近一段時間,“區塊鏈”成為互聯網金融領域最火的一個詞。 何為“區塊鏈”?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認為,目前很多文章都提到了區塊鏈的幾個特點,包括分布式、去中心、不可篡改、加密算法、匿名性和可追溯,這些原理都是區塊鏈機制。“如果用比較簡單而通俗易懂的解釋,區塊鏈實際上是一種技術模式,通過這種技術模式建立一個相互信任的機制,在這個信任機制下,大家可以放心地交換信息、產品,甚至金錢,由此成為支付體系”。 然而,這種通過技術建立的信任機制,目前也出現了一些風險。 不久前,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柒財經在北京主辦了一次專題研討會,其核心議題就是區塊鏈發展背景下的金融消費權益保護。 成功搭建區塊鏈難度大 最近一段時期,數字貨幣行情引發業界關注。 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吳震提供的一組數據表明,截至2018年3月,技術平臺累計發現互聯網金融平臺4萬余家,現存活近2萬家,多分布于廣東、上海、北京、浙江等發達省市。累計發現互聯網金融用戶7.01億人,其中廣東、江蘇、山東、河南、浙江等省份用戶占據比較多。用戶構成區域年輕化,20到39歲人群在其中占據比較大比重。 “隨著數字貨幣受到熱捧,很多互聯網金融平臺打著區塊鏈、虛擬貨幣的旗號經營,去年就出現過有著400多種名目的傳銷幣。還有一些平臺利用高收益進行虛假宣傳開展業務。”吳震說。 在這些問題頻出的互聯網金融業務中,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披著區塊鏈的“外衣”。 然而,區塊鏈并不是隨便編個名頭就可以實現的。 吳震認為,區塊鏈要想成功,有四個必要條件: 一是必須多方參與,包括多人或機構參與。人和機構可能是特定的,也可能像比特幣一樣是不特定的。 二是多方參與并且都有積極性。如果沒有積極性,就很難操作。比如建立質量管理鏈和溯源鏈,這涉及到超市、門店環節,也就需要超市、門店參與其中的動力,如果沒有動力,僅靠管理是很難維持的。也許鏈條建成的前幾個月還行,但是時間久了無人參與,就很難持續。 |
相關閱讀:
- [ 01-19]市場熱炒"區塊鏈"概念 上交所:分類監管概念炒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