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21日電 (記者 于立霄)北京今天發布的《關于優化人才服務促進科技創新推動高精尖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凡符合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方向并達到一定條件的科技創新人才、文化創意人才、金融管理人才、專利發明者和本市緊缺急需的自由職業者,均可引進北京。 此次出臺的措施是北京市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優化提升人才發展環境,在人才的引進、評價、激勵、流動、培養、服務保障等重要環節進行的突破和創新。 國內人才引進“不拘一格” 遵循人才多樣化發展規律,聚焦高精尖產業和北京市急需緊缺人才的業績、能力和貢獻,突破原有以學歷學位或職稱評價引進人才的“一尺量”模式,開辟了多元化的人才評價引進渠道。 開通“綠色通道”,為“千人計劃”、“萬人計劃”、“海聚工程”、“高創計劃”、“高聚工程”等國家和北京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選專家、重要科技獎項獲獎人直接辦理引進,最快5個工作日辦理完成引進手續。 突出“以才薦才”,在京承擔國家和北京市科技重大專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和工程等任務或進行其他重要科技創新的優秀杰出人才,近3年獲得股權類現金融資1.5億元及以上的發展潛力大的創新創業團隊領銜人或核心合伙人,可以為團隊成員推薦申請人才引進。 注重成果評價,“中國專利金獎”獲獎專利的發明人、獲得3項以上(含)發明專利的獨立完成人、以第二作者及以上身份獲得6項以上(含)發明專利的主要完成人,其專利取得顯著經濟社會效益的可申請辦理人才引進。 運用市場評價,人才引進政策向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傾斜。近3年投資高精尖產業達到一定規模的人才,高速發展的文化創意企業的骨干人才,每年應稅收入達到一定標準的人才都可申請辦理引進。北京市緊缺急需的自由職業者,也可按規定和程序申請人才引進。 另外,為更好地為人才松綁放行,解除后顧之憂,人才引進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周歲,“三城一區”引進的可放寬至50周歲,個人能力、業績和貢獻特別突出的,可進一步放寬年齡限制。引進人才無產權房屋的,可在聘用單位的集體戶或聘用單位所在區人才公共服務機構的集體戶辦理落戶。引進人才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隨調隨遷。 |
相關閱讀:
- [ 03-21]上海降低臺胞申請人才公寓門檻 與大陸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 [ 03-19]港媒:臺灣人才西進大陸是擋不住的大勢
- [ 03-18]全國人大代表張璐建議:統籌協調和規范人才發展工作
- [ 03-14]升級吸引力、增強“配置力”——代表熱議創新型人才“引才策”
- [ 03-13]升級吸引力、增強“配置力”——代表熱議創新型人才“引才策”
- [ 03-13]強起來要靠創新 創新要靠人才
- [ 03-11]兩會感言:給人才最寬廣的時代舞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