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兩會新語之“干”字篇
2018-03-22 10:40:3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雯晶 |
分享到:
|
既要有奮斗的精神也要善謀善成 習近平一貫推崇“實干”二字。 2012年,習近平當選總書記后第一次地方考察就來到廣東,他囑咐各級領導干部要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道理。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干,基本實現現代化要靠實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干。 “干”必須“實”,而實干又絕非蠻干、盲目地干,需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力,需要有善謀善成的方法。 在山東團,習近平系統闡釋了“功成不必在我”精神,告誡全黨同志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 “作鋪墊、打基礎”必須持之以恒,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是一個不斷創造奇跡的過程,必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另一方面,要在把握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要有“問題導向”,“善作”方能“善成”。 習近平的兩會言行就是“善作”的典范: 在內蒙古代表團,他結合當地經濟發展實際,強調“不能只盯著羊、煤、土、氣”,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針對新的形勢,他在廣東團首次將“發展、人才、創新”并列到三個“第一”的高度。 山東是農業大省,在山東代表團,他對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具體擘畫。 在重慶團,他針對當地從政治上肅清孫政才惡劣影響和“薄、王”遺毒的現實工作,給廣大黨員干部上了一堂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政德”大課。 …… 既有“個別”的針對性,更有“普遍”的適用性,因此既入心又醒腦。習近平由點及面的工作方法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精髓。 “善作”,還必須把工作做細做實、做深做透。 2015年全國兩會參加吉林團審議時,習近平強調要發揚釘釘子精神,每件工作一抓到底,鍥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2017年全國兩會,在上海團和四川團,他以“繡花”為喻,分別對城市管理和脫貧攻堅提出細致的要求。 一句話,“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才能善作善成。 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歷年兩會,習近平的“實干”課生動而深刻。 “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只要精誠團結、共同奮斗,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實現夢想的步伐!”習近平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匯聚起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
相關閱讀:
- [ 03-22]習近平24字點贊中國人民
- [ 03-22]福建社會各界熱議習近平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要講話
- [ 03-21]各地干部群眾熱議習近平主席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
- [ 03-21]中央政治局同志向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述職
- [ 03-21]習近平兩會新語之“實”字篇
- [ 03-21]【理上網來】習近平兩會“金句”指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 [ 03-21]習近平這些話,寄語所有新時代的建設者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