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通知》。 這份通知引起各方關注,有人認為,“堅決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編視聽節目的行為”可能主要針對“鬼畜視頻”,這將使“B站、快手、抖音、西瓜視頻等視頻網站受到影響。” 3月23日,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發展研究中心微信公號“國家廣電智庫”發表題為《網絡視聽節目新規,怎樣理解更靠譜?》的文章,作出了官方解讀。 網絡視聽節目新規,怎樣理解更靠譜? 3月22日,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通知》,隨后相關的“標題黨”文章在網上引發熱議。 看了這些“標題”,著實把小編駭得心驚肉跳,趕快認真研讀這個《通知》,才發現“標題黨”們確實唬人,硬是把一份正能量滿滿的文件顛倒成了驚怪之事。 “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編視聽節目的行為”指的到底是什么?能不能不“標題黨”?我們一起來搞搞清楚唄。 “堅決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編視聽節目的行為”,這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這句話針對什么?《通知》說得明白,是針對非法的行為。 一段時間以來,網絡視聽節目出現了一些違規亂象,比如,有的節目歪曲、惡搞、丑化經典文藝作品;有的節目擅自截取拼接經典文藝作品、廣播影視節目和網絡原創視聽節目的片段,形成了實質上的侵權;有的甚至重新配音、重配字幕,以篡改原意、斷章取義、惡搞的方式吸引眼球,存在嚴重的價值導向偏差,給網民特別是青少年成長罩上精神“霧霾”,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網民非常憤慨,意見很大。 大力治理這些非法行為,是促進網絡視聽節目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 研讀《通知》,可以發現至少三個清晰的政策信號。 一是版權要合法合規。近年來,隨著剪輯軟件使用難度降低,網絡上出現大量未經版權方或權利人授權,由個人或機構擅自抓取、剪拼、改編他人版權作品的視頻。這類行為,目前已經在著作權領域引起很多糾紛,擾亂了網絡視聽行業秩序,影響惡劣。 《通知》中“非法抓取、剪拼改編”中“非法”二字,“擅自截取拼接”中的“擅自”二字,強調的就是在視聽節目內容的傳播過程中,必須遵循《著作權法》相關規定,抓取及二次創作等行為必須獲得法定授權。也就是說,一切都要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只要有合規合法的授權,正規的剪輯改編是允許的。 二是內容要健康向上。縱觀近些年網絡視聽行業的發展,一個明顯的感受:政策對創新創意的鼓勵是明確的、實打實的,但創新創意應該是格調健康的,也是有底線的。一方面要合法合規,不能挑戰法規尊嚴;另一方面,內容要健康向上、注重品質、格調積極。 我們看到,在鼓勵創新創意的大背景下,一些不法行為也借機滋長。比如有些二次創作的視頻,內容庸俗、低俗、媚俗,甚至惡搞經典影視作品;再比如引起強烈公憤的兒童邪典視頻,通過二次剪輯“創作”經典動畫作品,傳播血腥、暴力、色情,毒害青少年。這類所謂“創意”已經陷入唯點擊唯利益的誤區,為滿足一己之私,完全棄社會公德于不顧。治理這些亂象,是公共管理部門的責任擔當和使命。 |
相關閱讀:
- [ 03-23][視頻]弘揚偉大民族精神 奮發有為新時代
- [ 03-16]壯哉,中國!美哉,中國!央視推出微視頻《美麗中國說》
- [ 03-14]當抖音遇上快手 短視頻之爭將走向何方?
- [ 03-13][視頻]海外人士:中國修改憲法影響深遠
- [ 03-13]原創時政微視頻丨從深圳到雄安
- [ 03-10]部長通道:六位部長談發展話民生
- [ 03-06]何立峰:對今年實現6.5%經濟預期目標充滿信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