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踞人類思想高峰的馬克思
2018-03-26 17:28:15?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房小奇 |
分享到:
|
2.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締造者 恩格斯稱馬克思為“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他說馬克思的逝世,是“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恩格斯對馬克思的逝世無比悲痛。他在致威·李卜克內西的信中說:“我仍然不能想象,這個天才的頭腦不再用他那強有力的思想來哺育兩個半球的無產階級運動了。我們之所以有今天,都應歸功于他;現代運動當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應歸功于他的理論的和實踐的活動;沒有他,我們至今還會在黑暗中徘徊。” 馬克思最偉大的貢獻不僅在于親自參與了無產階級革命,更在于他創立的偉大學說。馬克思的理論創造比他短暫的政治活動具有更長久的影響。馬克思是個像普羅米修斯一樣的盜火者,他為在黑暗中摸索的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指明了解放的方向。恩格斯在給馬克思的信中曾經說過:“目前首先需要我們做的,就是寫出幾部較大的著作,以便向許許多多非常愿意但不能獨立勝任的知識淺薄的人提供必要的依據。”馬克思就是這種撬動舊世界的理論支點的創造者,這是對無產階級解放事業彪炳千秋、永載史冊的偉大貢獻。 馬克思的思想不僅屬于無產階級,也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因為馬克思創立的學說中包含的對世界發展規律、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大大豐富了人類積累的智慧寶庫,為人類知識增加了最具創造性的新內容。并且為人類對自然、社會、人類自身的認識提供了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從而為人文社會科學的科學化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為人類認識和科學進步提供了新的推動力量。 歷史為無產階級和人類貢獻了一位世紀天才馬克思,馬克思以后的人類歷史又見證了馬克思主義的曲折光輝歷程,見證了馬克思作為偉大思想家的遠見卓識和求實睿智的科學精神。馬克思是被反動統治者迫害、驅逐的德國流亡者,一生貧困多病,兒子夭折,連寄信的郵票錢都沒有。可這一切都沒有阻止他為創立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理論而進行研究和寫作的革命激情。卷帙浩繁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就是明證。只活了65歲的馬克思,為人類留下的思想財富如此豐富,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少見的。我們紀念作為偉大革命導師的馬克思,同時要紀念作為偉大思想家的馬克思,牢記馬克思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創立者。 當年與馬克思恩格斯同時代的人創造的學說,不少已經成為歷史陳跡。當代西方沒有任何一個理論家能為解決西方資本主義矛盾提出一個有效的理論說明和解決方法。馬克思并非高官政要,也非富可敵國的億萬富翁。就是這樣一個窮困多病的人,逝世時驚動了整個歐洲,當時不少報刊發表社論和文章對他表示敬意,不少工人組織對他表示哀悼。在人類歷史上為窮人說話表示哀憐的思想家并不少見,搖晃“窮人乞食袋”的各種社會主義流派也很多,但唯有馬克思不是用憐憫,不是用眼淚,不是用抽象人道主義原則表示同情和撫慰,而是真正用科學理論揭示他們的處境并為他們指出解放的途徑。馬克思是用真理征服世界,用真理改造世界。只有真理的力量才是不可戰勝的。 黑格爾說過,“偉大的靈魂——哲學史上的英雄們的身體,他們在時間里的生活,誠然是一去不復返了,但他們的著作(他們的思想、原則)卻并不隨著他們而俱逝。”歷史上不少著名思想家逝世了,但是其思想不會死,因為它通過文字對象化為著作,可以為后人所研究、吸收和借鑒。但我們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作為思想家的馬克思對歷史和現實產生的影響,和歷史上一些著名思想家的不同之處在于他同時是一個革命家,是一個實踐者。馬克思的著作不只是藏于世界各個圖書館的典籍,不只是待人閱讀和研究的經典。馬克思永遠是活著的馬克思。英國學者特里·伊格爾頓說得對:“與政治家、科學家、軍人和宗教人士不同,很少有思想家能真正改變歷史進程,而《共產黨宣言》的作者恰恰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歷史上從未出現過建立在笛卡爾思想之上的政府,用柏拉圖思想武裝起來的游擊隊,或者以黑格爾的理論為指導的工會組織。馬克思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人類歷史的理解,這是連馬克思主義最激烈的批評者也無法否認的事實。就連反社會主義思想家路德維希·馮·米塞斯也認為,社會主義是‘有史以來影響最深遠的社會改革運動;也是第一個不限于某個特定群體,而受到不分種族、國別、宗教和文明的所有人支持的思想潮流。”全世界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之多,超過任何一種思想理論。最近英國共產黨總書記羅伯特·格里菲思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無論是有組織的工人運動、知識分子運動,還是工會組織,甚至今天的工黨,都深受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和影響。可以說,馬克思主義一直活躍在英國。” 當然,馬克思主義是在斗爭中發展的。馬克思主義這樣一種改變社會形態、改變世界政治格局的理論,必然觸犯一切舊有統治者和有產者的利益。它的存在和發展,不可能無風無浪水波不驚。樹欲靜而風不止。一個半世紀以來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和學說從來沒有停止過。在當代,我們應該特別注意那種把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對立起來的觀點。有論者往往引用馬克思說的“我只知道我自已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作為立論根據。其實,這是馬克思對自稱馬克思主義者的法國工人黨中的一些極“左”分子的批評。恩格斯在批評德國黨內的一些大學生的幼稚行為時,也曾引用過馬克思這句話,并且明確指出馬克思這段話真實意義是為了區分“龍種與跳蚤”。 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是不可分的。馬克思是馬克思主義的締造者。沒有締造馬克思主義的馬克思,也許是個律師,大學教授,或者只不過是名不見經傳的普通知識分子,而不是現在遍及亞非拉受到人們景仰的偉大革命家和思想家;同樣,沒有馬克思,就不可能產生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馬克思逝世多年后,恩格斯曾深情地說:“馬克思比我們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遠些,觀察得多些和快些。馬克思是天才,我們至多是能手。沒有馬克思,我們的理論遠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所以,這個理論以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當然的。” 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體系是唯一的,不存在兩種根本不同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但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仍然是馬克思主義。在馬克思逝世后,馬克思主義中會出現不同流派,當代就存在各種名稱的馬克思主義。但歷史和實踐是思想理論的過濾器,它會不斷把風靡一時但終究經不起實踐檢驗的所謂“馬克思主義”拋向被歷史逐漸遺忘的角落,例如所謂宗教馬克思主義、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或現象學的馬克思主義,等等。雖然遺聲未絕,但沒有多大影響力。我們并非對不同觀點的馬克思主義流派采取一概排斥的狹隘宗派主義態度。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和純潔性,但我們也會仔細傾聽和分析不同的觀點。例如西方馬克思主義就是當代西方最為流行的一個學派。它們的理論視野和理論風格可能與我們不同。可我們并不把它視為異類。西方馬克思主義并非統一的具有完全相同觀點的學派,但其中不少學者由于生活在西方社會,他們對西方社會的問題和矛盾可以就近觀察,有切身的體會,因此在他們的著作中會有些有價值的思想;但由于他們生活在資本主義處于主導地位的社會環境之中,由于歷史和傳統的影響,由于種種西方現代哲學思潮的激蕩,更由于沒有革命需要的推動,因此他們容易走向單純文本的研究,走的是純學術化、講臺化的道路。我們對西方馬克思主義中的各個個人,對他們的觀點和政治立場要采取具體分析的態度。既不是一概贊同,也不是簡單拒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和而不同的原則對我們處理西方馬克思主義同樣適用。 我們反對把馬克思以后的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的思想割裂開來,并不意味著我們認為馬克思以后的所有自稱的馬克思主義者都是馬克思思想真正的信仰者和實踐者。其中確實存在龍種和跳蚤區別的問題。在當今世界的所謂馬克思主義者中,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但也會有自稱的馬克思主義者、更有打著馬克思主義旗號的假馬克思主義者。我們應該區分龍種和跳蚤,但這不能成為否定作為科學理論體系的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思想的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不能成為以所謂回到真正的馬克思的原典作為否定馬克思以后全部馬克思主義的根據。把馬克思之后的全部馬克思主義歸為與馬克思思想不同的另類,這實際是在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之間的斷源截流,既否定了馬克思思想的當代性,也否定了當代馬克思主義存在的合理性與必要性。如果只有馬克思的經典而沒有馬克思主義,就不可能指導革命運動和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馬克思蘊藏在經典中的具有規律性思想必須成為“主義”,成為一門具有科學性、連貫性、系統性的科學學說才能發揮重大指導作用。毛澤東同志說過,“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來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如果沒有由馬克思經典中具有規律性觀點構成的馬克思主義的旗子作為指導,只是存在著卷帙浩繁的著作和手稿,世界社會主義革命和運動就不可能是現在這個樣子。 如果馬克思以后的馬克思主義都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那么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在哪里?據說存在于馬克思著作的原典中。這種說法貌似有理,其實似是而非。馬克思的著作和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不應該是簡單的互證或互斥關系,并不是馬克思著作中的每句話都能成為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經典著作中反復論述的具有規律性的觀點,而且經過并且經得起實踐檢驗和證明的,況且馬克思以后的馬克思主義的創造性發展和實踐創造,不是所有的都能夠或都應該從馬克思文本中找依據。毛澤東同志曾經批評過這種本本主義的研究方法。如果把衡量馬克思主義的標準求之于馬克思的文本而不是實踐,一切求之于本本,很容易陷入把馬克思著作中的片言只語,甚至馬克思自己已經刪除的,或者手稿中的某個角落中尋找出的一句話,作為反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根據。這是我們現在常見的一種把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割裂開來的做法。我一直不同意那種把手稿置于正式出版的著作之上,把一稿置于二稿之上,把二稿置于三稿之上,把已刪除的置于正式文字之上,甚至把其中任何一個論述作為衡量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正確與否的標準。從思想史角度看,研究馬克思的思想發展,研究馬克思何以成為馬克思主義締造者的艱難探索歷程,可以采用歷史的比較研究法,但是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能這樣。因為馬克思締造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經歷過自我信仰的清算,經歷過和恩格斯的討論與交換意見,經歷過和對手的論戰,是艱難探索的結果。 馬克思的經典著作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共存共生和相互促進的關系。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提供的觀點和方法,可以指導我們更深入地學習馬克思的經典著作,理解它的精神實質,區分規律性的論述和個別詞句,而且結合實踐通過反復學習閱讀經典,可以有新的體會,有助于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而認真學習經典著作,可以加深我們對馬克思締造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解,理解馬克思為什么提出這個原理,它的理論依據和事實依據是什么,從馬克思著作對原理的論述中學會他們分析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從而加強實際運用的能力。 中國共產黨最重視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習。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就為干部指定過經典著作必讀書目。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曾經多次指定必讀書目。這個傳統一直延續至今。習近平同志非常重視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他在多次講話中強調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習的重要性,強調要通過經典著作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 我們重視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研究,重視中國馬克思學說的建立,重視對經典著作的歷史研究和正確詮釋,不是立足于尋找馬克思和恩格斯、青年馬克思和老年馬克思、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之間的對立,在所謂空隙處、矛盾處做文章。任何一個熟悉人類思想史的人都能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兩個人,都是有個性的偉大思想家,他們之間不可能不存在語言、風格的各自特點,存在學術上的分工,甚至某個觀點的差異和探討,關鍵在于他們基本觀點上的一致性,才可能成為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共同創造者;一個思想家的青年時代和老年時代的思想也不可能不存在變化,思想之路并非筆直的而是一個探索過程,關鍵在于是否存在一以貫之的思想內核和基本觀點。一個真正偉大的思想家的思想發展歷程是日漸成熟,而不是越來越倒退。思想倒退不可能真正成為偉大的思想家。至于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思想的關系更不是固守經典亦步亦趨的關系。馬克思并不是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完成者而是奠基者。馬克思主義是一個開放的創造性體系,馬克思主義不是終極真理,而是永遠處于發展之中。馬克思的經典著作不可能包括他逝世以后所有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的內容,但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源頭是馬克思的思想。正如列寧說的:“沿著馬克思的理論的道路前進,我們將愈來愈接近客觀真理(但不會窮盡它);而沿著任何其他的道路前進,除了混亂和謬誤之外,我們什么也得不到。”這正是我們要隆重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原因。 |
相關閱讀:
- [ 03-19]讓信仰的力量永流傳
- [ 02-28]在馬克思故鄉感受“中國年味”
- [ 01-29]中國《馬藏》今年出版10卷獻禮馬克思200周年誕辰
- [ 08-22]馬克思故鄉盡力吸引中國游客 恩格斯出生地欲做大"紅色旅游"
- [ 05-05]農林大開展“一‘馬’當先”知識競賽活動
- [ 04-27]《真思想》:馬克思哲學的超越之維
- [ 01-16]福建工程學院學子“一馬當先”取佳績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