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3月26日電 題:繼往開來 香港經濟在新時代再啟新征程——訪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新華社記者張歡 2018年對香港有多重意義:基于去年增勢,經濟前景繼續向好;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香港會持續在國家全方位改革開放的實踐中發揮雙贏效應;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中,香港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捕捉經濟多元發展的新機遇,開啟新征程。 正如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所言,國家經濟發展的方向和策略,為香港帶來巨大機遇。未來,香港仍然擁有競爭力,以自身獨特所長,服務國家所需,并把握契機推動經濟再上臺階。 以積極理念開創發展新局面 “本屆政府開局平穩、社會氣氛平和,所以政府想抓緊爭回失去的時間,松一松綁可以使一些經濟發展措施、利民措施盡早實施。”陳茂波說。 在本屆特區政府的首份財政預算案中,陳茂波打破了每年公共開支不能超過本地生產總值20%的慣例,提出在2018年至2022年,每年以超過21%的公共開支比例,為未來投資、為市民紓困。 “我很贊同行政長官提出的新一屆政府的理財新哲學,即在公共財政穩健的前提下,采取前瞻性與策略性的理財方針。”傾向于積極財政理念的陳茂波說。 他表示,去年香港經濟在內外部動力的共同作用下,創6年增長新高、20年失業率新低,理想發展態勢延續至今。但作為小型開放經濟體,香港經濟易受外圍風險沖擊,內部也面臨一些長期性挑戰。 他認為,財政司的職責既需要回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多方面訴求,也需要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建設穩固的基礎。“五年之中我的工作有三大目標: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投資未來以令香港更加宜居宜業;建設關愛共享的社會。” 國家助力香港發揮獨特優勢 陳茂波認為,香港經濟的發展,始終與國家藍圖和策略緊密交織。 在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陳茂波以“改革開放”這條主線闡釋了香港與內地經濟融合互惠的關系。 改革開放之初,港商率先響應改革開放政策,將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和國際營銷網絡帶進內地,香港的制造業也乘勢北移。其后,內地發展成為“世界工廠”,對專業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促使香港經濟轉向服務型結構。最近十年,香港進一步成為內地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一方面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助力國家在風險可控的原則下推進金融領域雙向開放。 陳茂波表示,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的每個階段都扮演著獨特角色,既從中助力,也趁勢轉型。未來在國家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香港的角色也不會淡化。 國家在“十三五”規劃的港澳專章中已經明確: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推動融資、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支持香港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 “‘一國兩制’是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未來,香港像過去一樣保持靈活走位,就可以一如既往以所長服務國家所需,并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位置繼續繁榮精彩。”陳茂波說。 在新時代機遇開啟新征程 “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是中共十九大報告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共同強調的政策方向。 “國家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加上世界經濟復蘇回暖,只要善于把握機遇,香港一定可以乘勢起飛。”陳茂波說,香港在中長期為經濟開拓空間,應該鎖定“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便利營商三個關鍵。 陳茂波談到,“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對基礎設施、高端生產型服務、資金的龐大需求,是香港融入其中的機遇。 香港的專業人才可以提供基建項目可行性研究、技術支援、設計、建造、管理營運等多元化服務。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以吸引與基建相關的投融資,吸引企業在此設立財資中心,還能夠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豐富的離岸人民幣服務。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香港的機遇將更為直接和短中期可見,重點有三個:雙市場、創新科技產業、土地資源。”陳茂波說。 大灣區可以為香港的優勢行業提供廣闊市場,香港也可與內地企業協力開拓國際市場。大灣區的龍頭創科企業、向先進制造業轉型的城市,能夠與香港互補,成就一個貫通產業上中下游和匯聚人才、科研機構、企業的國際創科中心。 “香港還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加強與多個經濟體的區域合作,將使香港收獲更多商機。”陳茂波說,本屆特區政府會拆墻松綁,創造有利營商的環境。 目前,香港已簽訂6份自由貿易協定,締結20份投資協定,與近40個稅務管轄區簽訂了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陳茂波表示,這些工作不僅有利港商,也便利更多內地企業將香港作為基地到海外投資。香港還在積極鋪展更為廣闊的貿易投資和稅務協定的網絡,以此強化國際貿易及投資樞紐的競爭力。 |
相關閱讀:
- [ 03-26]香港一珠寶店遭劫 搶匪掠走價值近兩千萬港元飾物
- [ 03-26]香港城市建設服務業界訪閩 共拓城鎮化發展商機
- [ 03-26]華策攜多部劇亮相香港國際影視展
- [ 03-26]香港舉辦植樹日活動 駐港部隊與市民植樹6000棵
- [ 03-26]香港中學生:走出去,探訪“一帶一路”機遇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