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話劇《窩頭會館》曾在去年引發觀劇熱潮,圖為排練照。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越來越多人愛上戲劇 近年來,爆款話劇頻頻出現,《窩頭會館》《喜劇的憂傷》《斷金》等引發觀劇熱潮,“一票難求”、“半夜排隊買票”等新聞更是見諸報端。 2017年是中國話劇誕生110周年,各個劇院紛紛推出紀念活動。國家話劇院舉辦“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推出了31部原創作品,如《北京法源寺》《人民的名義》《茶館》等。此外,《斷金》《窩頭會館》《關漢卿》《戲臺》《李白》等也在上演時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酗酒者莫非》《驚夢》等跨文化作品也受到觀眾歡迎。 “去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酗酒者莫非》,這是部‘小火慢燉’的作品,時長就有五個小時。”李羨稱這部戲“廣闊又平實”,表演、劇本、多媒體幾大部分都很優秀,尤其第三幕,最見名導手筆。 資料圖:話劇《斷金》由演員張國立、張鐵林等主演。中新社記者 佟郁 攝 幾年前,李羨被朋友帶去看話劇《最后14堂星期二的課》,這部由金士杰和卜學亮主演的話劇讓她哭了好久。她說,這種借著他人故事來反觀自己人生的體驗帶給了她很大震動,再加上上海的劇目多,戲劇環境也比較好,因此就成為了劇場的常客。 李羨學的國際經濟與貿易,跟戲劇沒有絲毫關系,但卻因為愛好將很多業余時間都花在了看戲上。她坦言,劇票在自己的支出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只要碰到喜歡的演員和劇目都會多刷以表支持。在李羨看來,戲劇的門檻并沒有很高,很多人聽到感興趣的IP或抓耳的音樂都會去看。 “戲劇演出的觀眾呈現出了明顯的增長態勢”,小唯也表示,她還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在一個個細分的興趣圈中,劇場的觀眾群是互相交疊重合的,大家經常會在各個劇場遇見彼此。 “話劇在不少人看來算是高雅藝術,比較小眾,但在市場反應上這么火爆,可以真切感受到,現在人們對文化、對精神世界的追求是非常強烈的。”3月17日,北京人藝院長任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人藝現在的票房非常好,這么多觀眾來看,他們也很受鼓舞。 |
相關閱讀:
- [ 03-21]契訶夫經典戲劇《海鷗》將登鷺 曾一小時內門票售罄
- [ 03-18]當代戲劇雙年展
- [ 03-18]第二屆“當代戲劇雙年展”啟動 孟京輝任藝術總監
- [ 03-17]第二屆“當代戲劇雙年展”啟動 孟京輝任藝術總監
- [ 03-09]閩南大戲院戲劇節昨日拉開序幕 臺灣原創音樂劇《釧兒》首度來廈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