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賴聲川在話劇《北京人》發布會現場。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戲劇的魅力 “劇場的絕對魅力,在于它的現場性。它的浪漫在于,它是生命短暫與無常的縮影。”這是戲劇導演賴聲川寫在“上劇場”外墻上的一段話,也是李羨的心聲。 她直言,戲劇可以讓她在兩三個小時內見識別人的人生和無數種可能性。“有時候,在日后的某一個場景中突然回憶起所看過的劇目,這是在別處,或者自己的人生中所體會不到的。” 李志英也有類似的感受,2015年她才接觸到戲劇,此后便一發不可收拾。她坦言,自己在劇場里能學到的東西是課堂里不會有的,“它帶給我了視聽兩方面享受,我可以在腳下這片土地去領會世界各地的文化與歷史”。 “我的工作和戲劇沒有關系,充滿了文檔、表格、郵件和數字,沒有臺詞,沒有音樂。會經歷起起伏伏,會逢兇化吉,生活偶爾會給人幾許戲劇感。”小唯說,對她來講,看戲意味著對生活暫時的逃避,劇場是她的世外桃源。 資料圖:由賴聲川執導的《暗戀桃花源》受到觀眾熱捧。中新社發 武俊杰 攝 戲劇為何還能吸引這么多人,伊莎貝爾·于佩爾在世界戲劇日致辭中也談到,“戲劇總是在灰燼中重生,剝離曾經的老套規則而根據時代發展添加新奇的形式,這就是戲劇依然保持活力的原因”。 不過,對于國內戲劇而言,雖說演出場次和觀眾規模都有較大提升,但要達到繁榮,還需要更多積累。賴聲川就曾直言,雖然有更多人加入戲劇工作,但仍舊沒有增加更多精彩的作品。 李羨也表示,這兩年國內作品呈井噴之態,也不乏相對成熟的作品,但距離經典劇目仍存在不小的差異,“方向是好的,希望不久之后就能有追平乃至趕超的原創劇目出現”。 去年世界戲劇日時,小唯曾做過一個“各劇場視角征集”的活動,收到了不少人投稿,效果還不錯。作為一個戲劇博主,她說,接下來會嘗試一些戲劇業內外的溝通交流,讓更多的人了解戲劇,愛上戲劇。(完) |
相關閱讀:
- [ 03-21]契訶夫經典戲劇《海鷗》將登鷺 曾一小時內門票售罄
- [ 03-18]當代戲劇雙年展
- [ 03-18]第二屆“當代戲劇雙年展”啟動 孟京輝任藝術總監
- [ 03-17]第二屆“當代戲劇雙年展”啟動 孟京輝任藝術總監
- [ 03-09]閩南大戲院戲劇節昨日拉開序幕 臺灣原創音樂劇《釧兒》首度來廈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