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洋垃圾”進口禁令,沒門兒 在美國宣布將對中國價值高達600億美元的商品征收懲罰性關稅時,中美貿易博弈似乎走向一個奇怪的方向。在世界貿易組織貨物貿易理事會會議上,美方代表認為,中國對可回收品的進口限制已極大中斷了全球廢金屬供應鏈的運轉,要求中國取消對“洋垃圾”的進口禁令。 “美國是從自己的利益角度出發來提這種要求的。考慮到垃圾處理的勞動力和環境成本,目前美國只有廢物收集和分類體系,沒有處理體系。”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說,前些年,中國垃圾分解處理的勞動力廉價,環境標準較低,加上偷排偷放,導致環境成本低;此外,中國制造業發達、原料需求量大,于是,大量廢物被轉運到中國處理再利用。 “從誰產生誰負責、誰受益誰付費的環境經濟原則來看,美國把廢物轉移到了中國,并沒有對之負責和付費。”杜歡政說。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固體廢物進口國,平均每年進口固廢規模超過5億噸。2017年年底,中國正式停止進口生活源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廢紡織原料、釩渣4類24種固體廢物,拒絕做“世界垃圾場”。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說,固體廢物進口顯示出越來越多的問題,最突出的是在國外進口廢物中夾帶了很多禁止類廢物,甚至是“洋垃圾”。在進口廢物再加工利用過程中,也對環境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污染和損害。 去年7月生態環境部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進口固體廢物加工利用行業的專項行動”,對全國1792家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進行拉網式排查。結果發現,有1074家存在各種各樣違法污染問題,比例高達60%。 李干杰說,“可見在這個領域,違法違規是非常突出和嚴重的。并在加工利用過程中,對環境和公眾健康產生了非常嚴重的不利影響”。 最具代表性的是廣東貴嶼,這個被稱為“全球最毒”的地方,曾飽受非法進口電子垃圾拆解帶來的危害。從電子垃圾中提煉貴金屬需火燒、酸洗等工藝,由于缺乏環境處理措施,當地空氣中常年飄著令人窒息的有毒有害氣體,排入大量廢水廢液的河中魚蝦絕跡,水源被污染不能飲用只能依靠外來供水…… “正是由于這些突出和嚴重的問題,中國政府決定從今年開始調整優化進口名錄,大幅壓減固體廢物進口的數量。”李干杰說。 杜歡政是貴嶼治理技術方案的牽頭人,他說,經過近10年的產業結構提升、環境整治、受害人群救助等,當前貴嶼情況才有所改善,但尚未徹底解決。 杜歡政以廢紙為例說,中國從美國進口廢紙,加工成紙箱,隨包裝好的商品再賣到美國,美國再將廢紙收集、分類,出口到中國。“美國不但不負擔廢紙等處理費用,還從中賺錢。” 據美國廢棄金屬回收工業協會統計,2016年中國共從美國進口了56億美元的廢舊金屬制品,19億美元的廢紙和4.95億美元的廢塑料。巨大的出口額背后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鏈。美國有15.5萬個工作崗位依賴于美國對中國的垃圾出口,稅收總計達30億美元。 “美國如果要建設廢物處理體系,人工和環境成本都非常高,所以希望中國能繼續保持原先在垃圾貿易體系中的位置。”杜歡政強調,中國不能再做世界的垃圾場,如果美國要求中國繼續接受進口廢物,就應該把這部分用于環境污染治理的生態補償費用給中國。 (科技日報北京3月26日電) |
相關閱讀:
- [ 03-14]“洋垃圾”進境被截 廈門檢驗檢疫局發布十大維權案例
- [ 03-07]海關總署開展“藍天2018”行動 打擊“洋垃圾”走私
- [ 02-21]檢察機關依法批捕廣西最大走私“洋垃圾”案3名嫌犯
- [ 02-07]外交部:禁止洋垃圾入境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舉措
- [ 02-07]禁止洋垃圾入境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舉措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