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網絡社交媒體平臺臉書公司的“泄密門”丑聞近日不斷發酵,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被迫道歉,依然難以平息眾怒。3月25日,臉書不得不在美英兩國九家主流報刊上刊登整版廣告向民眾道歉。然而,道歉好說,市場無情。截至26日,臉書市值已斷崖式下跌了20%,900多億美元化為泡影。與此同時,眾多用戶群起責難,“卸載臉書”行動在互聯網上涌動,廣告商紛紛離去,多國展開調查……臉書走到了懸崖邊上。 5000萬用戶深受其害 臉書“泄密門”發端于一家名為“劍橋分析”的英國數據分析公司。劍橋大學資深心理學教授亞歷山大·科根開發出一款數據搜集應用軟件“這是你的數字生活”。這款應用借性格測試之名搜集用戶數據,最后約2.7萬臉書用戶參加了測試。科根后來將這批資料分享給了劍橋分析公司。劍橋分析利用這2.7萬用戶的朋友網絡,最終收集了超過5000萬臉書用戶的資料,用以預測和影響選民投票取向。劍橋分析公司在2013年底曾獲得美國億萬富翁、支持特朗普總統的大金主羅伯特·墨瑟1500萬美元的投資,特朗普的前首席策略師班農也當過這家公司早期的董事會成員。據《紐約時報》透露,在2016年的大選中,劍橋分析公司為特朗普競選團隊提供了各種服務,其中包括:針對目標受眾設計數字廣告、籌措競選資金、建模選民投票率、購買500萬美元的電視廣告及決定特朗普應去哪里獲取支持。 丑聞雪球越滾越大 據英國《衛報》報道,劍橋分析公司前政治分析師布里塔妮·凱澤指認,劍橋分析公司為英國“脫歐”陣營做了大量工作,但卻矢口否認。英國富商、“脫歐”陣營的干將阿倫·班克斯宣稱,“脫歐”陣營從未從劍橋分析公司收取過數據分析資料。劍橋分析公司確實想賣,但他沒有買。然而,班克斯的贊助對象之一、英國獨立黨則承認,給劍橋分析公司提供過數據用于分析。英國獨立黨同樣致力于“脫歐”。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透露,臉書曾在2016年澳大利亞大選的最后幾周接觸了兩家澳大利亞主要政黨自由黨和工黨,向對方推薦自定義受眾應用下的高級匹配功能。在選舉中,上述工具可以允許競選黨派將所收集到的選民數據,例如姓名、出生日期、電話號碼、郵編和地址等,與臉書用戶資料進行匹配,并向搖擺選民投放定制選舉廣告。自由黨由于擔心向臉書提供數據會違反隱私法和選舉法,拒絕了推薦,而工黨接受了該服務。 新西蘭媒體又傳出新的信息,新西蘭一名網民從臉書下載個人賬戶數據記錄時,發現臉書竟從他的安卓手機上,收集了通話和短信收發的數據,且已為期長達兩年多,但他此前從未授權臉書程序收集這些數據。媒體挖出,從2015年起臉書就開始收集安卓手機用戶的通話和短信記錄,包括通話對象及時間。 其實,這些都是相似的套路。劍橋分析曾在其網站上宣稱:它及其母公司“戰略通訊實驗室”近25年來曾參與世界各地200多場政治選舉活動,并對它們的結果產生了影響。 美英對臉書展開調查 泄密事件曝光后,國際輿論大嘩,臉書遭遇了巨大危機。無論是各國政府、臉書用戶,還是普通民眾都在采取行動。雖然扎克伯格的道歉說得懇切:“我們有責任保護您的信息。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一點,就不配得到(你們的信任)”。但就在扎克伯格道歉之際,電動汽車特斯拉與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的老板馬斯克在網民的請求下將兩家公司在臉書上銷號。這兩家公司賬號各有260多萬粉絲,影響可謂不小。互聯網世界中,一股“刪書”風潮正在悄無聲息地涌動。 在千夫所指的情況下,臉書股價一跌再跌,不少廣告客戶也開始“躲瘟神”。成員包括數千個跨國品牌的英國廣告商聯合組織表示,考慮停止以臉書作為主要廣告平臺。撤銷廣告一旦形成多米諾效應,對臉書來說無疑是劇痛。 目前,美國和歐洲國家都開始采取行動。23日,英國一家法院下令搜查劍橋分析的倫敦總部辦公室。26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證實已開始有關調查。一些美國議員要求扎克伯格就如何使用用戶信息的問題在國會作證。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同臉書于2011年簽訂的相關數據保護協議,若此事件調查結果認定違反了協議規定,臉書將面臨高達2萬億美元的天價罰款。德國司法部長卡萊琳娜·巴利26日表示,臉書承認有濫用和過度行為,并且說已經采取措施,確保不再發生,但承諾是不夠的,德國將對臉書這樣的公司進行更嚴格的監管和更嚴厲的處罰。 最近20年,隨著互聯網的大發展,涌現了一大批網絡公司。大浪淘沙,谷歌、亞馬遜、臉書等巨頭崛地而起,發展極其迅猛。2017年,臉書拿下了全美2/3的互聯網廣告費。根據臉書2月份公布的數據,上季度其每月活躍用戶數達到21.3億。用戶量如此巨大的社交網站,利用好了,能給社會帶來福音;若脫離正軌,則禍害無窮。(本報洛杉磯3月27日電) |
相關閱讀:
- [ 06-01]前FBI局長科米將就特朗普“泄密門”事件出庭作證
- [ 06-19]盤點奧巴馬連任煩心事 “泄密門”弄巧成拙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