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花孖村,吳明新在制作小板凳(3月27日攝)。 65歲的吳明新是村里的小板凳制作師傅,20多年前一個小板凳只賣2.5元,他一年最多也只能賣200多個;如今一個小板凳10元,他一年能賣3000多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地處大苗山腹地,交通不便,長期以來經濟發展緩慢。近年來,隨著國家脫貧攻堅政策的深入推進,大苗山群眾的生存環境不斷改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日子好了,房子寬敞了,喜事多了,客人來了,熱情好客的苗家人添置了很多小板凳用來待客。記者在桿洞鄉部分苗寨采訪了解到,很多只有幾口人的苗家,家里的小板凳卻有數十個,最多的甚至有兩百多個。苗家的小板凳,擺在家里成為一道墻,墻內是老少鄉親的歡聲笑語,掛在屋檐下成為一道梁,梁下是苗山深處的幸福生活。新華社記者黃孝邦攝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