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安在扶貧干部黃海軍的幫扶下,精準選擇養殖市場穩定的本地黑山羊,他在橡膠林建起了一座高腳羊舍,已賣了一批羊。劉鄧 攝 孩子這樣成長,他對搬遷仍不置可否 去年底的一輪寒潮,讓廣西深山坳里氣溫驟降。寒風不時穿進這間透風的木瓦房里。見到來客,蒙繼合熱情地招呼,生起一堆火來。 蒙繼合有8個孩子。前兩年,大兒子去了廣東讀職校,最大的女兒也去了廣東打工。目前有4個孩子正在讀書,最小的2個孩子尚年幼。 來寨子要走半個小時的羊腸小道,一不留神就可能滾下幾十米深山崖。山里人的油鹽醬醋都用背簍背進來。 蒙繼合一家人種玉米,養了幾頭豬。在石漠化嚴重的深山里,土地只有巴掌大小,根本談不上收成,蒙繼合一家幾乎完全靠低保過活。 他看起來并不悲觀,他將2歲的兒子和6歲的女兒抱在懷中,孩子光著的腿已凍得通紅。冬日寒風凜冽,我們擔心孩子會凍著,他卻擺著手說:不冷、不冷。 去年9月,扶貧干部們開始勸說蒙繼合外出打工。一年多了,大家的努力如“泥牛入海”。 “你為什么不外出務工呢?” “沒人看小孩。” “你外出務工,愛人留下看小孩,生活會過得好一些。” “我找不到工作。” “我給你介紹工作,就在縣城。” “我不會說普通話。” 其實,蒙繼合用普通話正常交流并沒有問題。 蒙繼合所在的縣,是廣西的深度貧困縣,貧困人口眾多,所有干部都對口幫扶好幾戶貧困戶。整個2017年,這個縣里的干部就取消了周末,他們不得不去貧困戶家里,一起謀劃如何脫貧。“我們看貧困戶的次數,比看望父母的次數還多。”一名干部說。 山坳還有30戶村民,幾乎都是貧困戶。即便通了路,這個偏遠的寨子也無法發展產業,最有效的脫貧方式就是搬遷。 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公路旁為他們建新房,每戶兩層半的樓房,不用花一分錢。離縣城不到半小時,200米外有小學,山里娃不用再爬山路上學,也再不用為吃水、用電、看病發愁。 但這個搬遷計劃被許多村民拒絕,蒙繼合也一直猶豫不決。縣委書記、縣長、鄉黨委書記以及駐村干部都曾不斷來大山動員搬遷。他們想了許多辦法,給他們算各種賬,但一年多過去了,至今仍有幾戶農戶不愿搬遷。“比起搬遷,他們更關心低保,他們很多人沒出過大山,不羨慕外面的世界,寧愿留在大山里,習慣了山里的生活,覺得過得也挺好。”掛村干部說。 |
相關閱讀:
- [ 03-29]莆田率先出臺海島交通運輸精準扶貧政策
- [ 03-27]廣東通報4起扶貧領域違紀典型問題
- [ 03-22]省扶貧“兩會”精準扶貧見成效
- [ 03-22]福建省扶貧“兩會”精準扶貧見成效
- [ 03-19]福州定西東西部扶貧協作 一周年成效顯著
- [ 03-18]銳意創新、埋頭苦干,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 [ 03-17]福州市代表團赴甘肅定西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
- [ 03-16]【2018兩會 改革新征程】老外談:中國創造了世界脫貧奇跡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