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新白沙沱長江特大橋(后)。 新華社記者 劉潺攝 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既要保住青山綠水,又要實現經濟效益。 長江流域主要城市紛紛出臺政策,重點扶持“智能”產業。產業集群效應將帶動長江經濟帶沿線更高質量發展 日前,財政部印發《關于建立健全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與保護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提出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項目的優先選項,中央財政將加大對長江經濟帶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土流失及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等工程的支持力度。 橫貫東西的滾滾長江,是沿線地區的寶貴資源。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既要保住青山綠水,又要實現經濟效益。首批三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兩個落子長江經濟帶,讓創新驅動的“長江之歌”找到了發力支點。 科技創新驚喜不斷 長江流域主要城市紛紛出臺政策,重點扶持“智能”產業,產業集群效應正在長江沿岸不斷涌現 前不久,一部聚焦我國最新科技成就和創新精神的紀錄片《創新中國》播出,為其“配音”的是已故著名配音演員李易老師。是什么促成了聲音“復活”?答案就是科大訊飛的人工智能技術,科大訊飛正是來自于長江沿岸安徽合肥的明星企業。 人工智能是驅動新科技革命和新工業革命的強大引擎,也是重塑區域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早在《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后1個月內,長江流域智能制造與機器人產業聯盟就在上海成立,涵蓋了長江流域內智能裝備和機器人產業、營銷、技術和服務等領域,計劃用10年時間推動和打造一批億元企業和百億元級以上的企業集團。 隨后,長江流域主要城市也紛紛出臺政策,重點扶持“智能”產業。上海啟動實施智能制造應用“十百千”工程,培育10家引領性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建設100家示范性智能工廠;帶動100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轉型。武漢瞄準“機器人之都”,武漢開發區幾十家企業向智能工廠轉型升級,上百家企業開始智能化改造,重點布局工業機器人、智能成套裝備等產業。 當然,還有合肥,由工信部與安徽省政府共建的中國聲谷就是扶持“智能”產業發展的落腳點。作為我國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這里已吸引包括科大訊飛、華米科技、賽為智能在內的150家企業入駐,還有一些擁有原創技術的人工智能知名企業接近“落地”;跟進在談的人工智能細分領域項目超過200個,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平臺支撐到產業發展與應用的語音與人工智能產業鏈。 可以說,“智能”產業的集群效應正在長江沿岸不斷涌現,未來仍將驚喜不斷。 |
相關閱讀:
- [ 03-26]長江安慶段發現一死亡江豚 專家呼吁保護刻不容緩
- [ 03-22]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 江西加快補齊交通運輸短板
- [ 03-22]努力實現大保護下的高質量發展
- [ 03-14]構建起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代表委員審議討論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 [ 03-13]讓萬里長江變綠色畫廊(新時代·新作為)
- [ 03-13]綠色發展引領長江經濟帶建設
- [ 03-13]“優秀女性與女大學生面對面”活動在榕舉辦
- [ 03-05]長江支隊后人開展紀念活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