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達卡3月30日電(記者劉春濤)27日至29日,中國科學院代表團在院長白春禮帶領下訪問孟加拉國。中科院在與孟加拉國相關機構的合作中,根據“一帶一路”建設和兩國關于加強在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合作的精神,助力綠色“一帶一路”通向孟加拉國。 白春禮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科院按照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有關部署,根據孟加拉國的迫切需要,從環境治理和人才培養入手加強與孟方合作。 孟加拉國位于“泛第三極”區域。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被稱為“第三極”,其周邊的包括伊朗高原、高加索、喀爾巴阡等山脈在內的面積約2000萬平方公里的地區,被稱為“泛第三極”。這個區域的許多國家和地區正好處于“一帶一路”沿線。 這個區域是地球上生態環境較脆弱的地區。其中,孟加拉國等地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而那里的一些氣候要素如印度季風也會影響中國,合作研究有助各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在此次訪問中,中科院與孟加拉國科學院續簽了之前達成的交流合作協議,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與孟加拉國原子能機構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雙方同意在“泛第三極環境國際計劃下”,加強有關印度季風對孟加拉國生態環境和洪澇災害的影響等研究。 水污染治理也是一個合作領域。白春禮表示,水污染治理和飲用水安全保障與民生息息相關,受到孟方重點關注,也是世界普遍關注的難題。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也和孟加拉國工程技術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加強在環境污染與飲用水安全技術領域的合作研究及人才培養。 在人才培養方面,中科院近來實施了國際人才計劃,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科技人才。目前孟加拉國有100多人在中科院下屬院校學習,其中大部分為博士生。 除了孟加拉國外,中科院近來還在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與“一帶一路”沿線的柬埔寨、斯里蘭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機構展開合作,從綠色發展的角度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
相關閱讀:
- [ 01-16]中科院:將與盧森堡共建深空探測研究實驗室
- [ 05-04]中科院赴尼泊爾專家組解譯多處山體滑坡
- [ 04-30]中科院首批專家組抵達尼震區開展次生地質災害調查
- [ 11-24]亞丁灣存在“星際之門”?中科院專家:天方夜譚
- [ 11-16]中科院專家稱:地球附近年輕黑洞對人類無影響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