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31日電條碼支付將分級設置日累計交易限額,環保稅迎來首個征稅期,105個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4月1日,一大批新的政策法規將正式實施,影響你我生活。 資料圖:民眾掃碼付款。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靜態掃碼支付每日有限額 手機掃一掃商家的二維碼就可付款,這樣的便捷的支付方式已經成為人們的生活日常。不過,4月1日起,伴隨央行條碼(條形碼、二維碼等)支付新規正式實施,為了保證支付安全,這種支付方式將出現小變化。 新規對條碼支付風險防范能力進行了A、B、C、D四個等級的劃分,設置了不同的日累計交易限額。 由于靜態條碼(如事先貼在墻上的二維碼)易被篡改或變造,易攜帶木馬或病毒,央行規定,使用靜態條碼進行支付的,風險防范能力為D級(最低一級)。 對于使用動態條碼(如手機上實時生成的條碼)進行支付的,風險防范能力根據交易驗證方式不同分為A、B、C三級,同一客戶單日累計交易限額分別為自主約定、5000元、1000元。 環境保護稅將開繳 今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施行,標志著中國有了首個以環境保護為目標的稅種。依照規定,環保稅按季申報繳納,2018年4月1日至15日是環保稅首個征期。 環保稅的征稅范圍為直接向環境排放的大氣、水、固體和噪聲等污染物。 環保稅的納稅人,則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 在具體征收標準方面,環保稅法規定,大氣污染物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4元至14元。固體廢物按不同種類,稅額為每噸5—1000元。噪聲按超標分貝數,稅額為每月350—11200元。各省(區、市)可依照稅法授權,來確定環保稅適用稅額。 105個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使更多事項在網上辦理,必須到現場辦的也要力爭做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4月1日起,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將實現。 國家稅務總局早前發布《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清單》,明確納稅人辦理《清單》范圍內的事項,最多只需到稅務機關一次或者全程網上辦理。 其中,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是指納稅人辦理《清單》范圍內的事項,在資料完整且符合法定受理條件的前提下,最多只需要到稅務機關跑一次。納稅人的辦稅事項不符合法定受理條件,或者提交的資料不完整,不適用“最多跑一次”。 《清單》共有報告類、發票類、申報類、備案類、證明類5大類105個事項。 航班時刻管理辦法將實施 4月起,民航局印發的《民航航班時刻管理辦法》也將正式實施。 在航班時刻優先配置量化規則上,《辦法》實現了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重大創新轉變,明確規定了根據航空企業配置基數與時刻效能配置系數的乘積,從大到小確定優先配置次序,航空承運人按照優先配置次序在航班時刻池中選擇航班時刻。 在航班時刻分類管理上,《辦法》也做出改革,對照時刻資源供給與需求的矛盾程度,分主協調機場、輔協調機場、非協調機場3類進行分類管理方式,同時將主協調機場時刻分為國際地區飛行時刻和國內飛行時刻。 乘用車企業迎來“雙積分”管理 4月起,車企也將迎來新變化。伴隨《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國家將對乘用車企業進行“雙積分”管理。 “雙積分”政策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另一部分是乘用車企業新能源汽車積分。 通俗地說,就是國家設定一個油耗的目標值,如果汽車銷售的汽車綜合油耗超過了目標值,就要接受處罰。同樣,汽車生產企業也要承擔一定比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任務,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 “雙積分”政策規定,積分是可以交易的,負積分的車企可以向積分富余的企業進行自由購買。暫定2018年只統計不處罰,2019年、2020年開始對不達標企業進行處罰。 一卡通充值超1000元,需登記身份證件信息 交通部制定出臺的《交通一卡通運營服務質量管理辦法(試行)》4月1日起也將正式實施。 《辦法》明確,交通一卡通發卡機構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設置交通一卡通的有效期限,并向社會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還強調,對于一次性充值交通一卡通金額在1000元以上的,交通一卡通發卡機構應當登記購買人的有效身份證件信息,并留存其復印件或影印件。 此外,用于互聯互通的交通一卡通應當按照交通運輸行業有關交通一卡通標識使用標準,統一使用“交通聯合”標識,并采用全國統一的發卡機構注冊識別碼(IIN)。 (完) ? |
相關閱讀:
- [ 02-25]朋友圈瘋傳駕駛證新規 公安部最新回應在這里
- [ 10-12]史上最嚴駕考新規真的難嗎? 過關學員:多練就能過
- [ 10-11]“史上最嚴駕考新規”難嗎? 看首考學員教練怎么說
- [ 10-11]民宿新規10月起正式實施 “金宿”“銀宿”選哪個?
- [ 09-20]炒房客炒房難了 公證新規對福州樓市影響幾何?
- [ 06-15]新規出臺后車主處理罰單擠破頭 警方:不必扎堆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