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田園小鎮的“幸福味兒”“國際范兒”
2018-04-08 11:38:03?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房小奇 |
分享到:
|
先行先試奏響“博鰲第二樂章” 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來,海南以先行先試的勇氣,不斷深入推進各領域的變革。2013年2月28日,國務院批準設立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以下簡稱“先行區”),海南迅速行動起來,著力推進園區建設,奏響了“博鰲第二樂章”。 國務院為先行區量身定制了9項特殊政策,賦予先行區進口使用特許藥品、醫療器械、前沿技術研究等優惠政策。為了更好地服務先行區,海南以先行區為試點,推行極簡審批改革:先行區審批事項由原來需要省級8個部門和市級14個部門分別審批,減少為省級4個部門和市級1個部門審批;社會投資項目從準入到落地需要辦理項目選址意見書等32項審批全部取消;社會投資項目落地所需時間由429個工作日,縮短至58個工作日。 簡政放權極大提升了辦事效率,掀起了社會投資熱潮。目前,先行區意向項目已達101個,正式受理71個,通過醫療技術評估39個,已開工建設27個,博鰲一齡生命養護中心等5個項目已建成試運營。今年3月31日,博鰲超級醫院投入試運營,4月預計將新增6家機構投入試運營,先行先試的改革政策逐步落到了實處。 博鰲超級醫院是先行區的代表性項目,開始運營后,一批院士專家團隊入駐,一些在國外已經上市而尚未引進國內的藥品、醫療器械等也可以在此使用,患者不必為使用國外新藥而奔波海外。“我國每年有數十萬患者為使用國外新藥而出國治病,今后他們在海南就可以與國外同步使用新藥了。”博鰲超級醫院執行副院長盛國平說。 創業環境優越成投資熱土 這些年,博鰲越來越“國際范兒”,成了國內外投資的熱土。受到家鄉新環境的感召,在新加坡打拼的瓊海青年梁文彬選擇返鄉創業。 在新加坡,梁文彬發現,家鄉的氣候非常適合種植斑蘭。“能不能回家去發展?”梁文彬回到家鄉瓊海考察后,下定了返鄉創業的決心。 在距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4.6公里的沙美村,梁文彬成立的公司與當地政府各承擔一半成本,將斑蘭送給貧困戶種植,斑蘭葉長成后由公司收購并出口至新加坡。 “一畝地能種1000~1500株斑蘭,6個月就可割葉,農戶一畝地一年至少能增加8000元收入。”梁文彬說,農民很容易學會種植斑蘭,他們致富也有了新的選擇。 瓊海作為海南著名的僑鄉,利用博鰲亞洲論壇的巨大影響打好“僑牌”,吸引了大量華人華僑返鄉投資。梁文彬說:“感謝政府創造了這么好的環境,提供了很優惠的政策,幫我實現了返鄉創業的夢想。” 《光明日報》(2018年04月08日 06版) |
相關閱讀:
- [ 04-08]今天,亞洲和世界進入“博鰲時間”!
- [ 04-08]美麗博鰲
- [ 04-08]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今日開幕
- [ 04-08]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準備就緒
- [ 04-07]凝聚廣泛共識 探討共贏大計
- [ 04-07]博鰲看世界 改革開放大潮奔騰“入海”
- [ 04-07]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在即 參會政要:期待聆聽習主席重要演講
- [ 04-07]博鰲揚帆再出發 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