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咸陽師范學院于右任書法學院學生們的寒假作業鋪滿了教學樓大廳,在寒假一個月中,該院大一至大四的學生必須交夠兩萬字左右的書法作業,有的學生用小楷將《道德經》抄寫了四遍,寫“禿”了5只毛筆。該校此舉旨在讓書法變成學生的一種習慣和生活方式,在筆耕不輟中追尋書法藝術的本源。中新社記者張遠 攝
4月9日,咸陽師范學院于右任書法學院學生們的寒假作業鋪滿了教學樓大廳,在寒假一個月中,該院大一至大四的學生必須交夠兩萬字左右的書法作業,有的學生用小楷將《道德經》抄寫了四遍,寫“禿”了5只毛筆。該校此舉旨在讓書法變成學生的一種習慣和生活方式,在筆耕不輟中追尋書法藝術的本源。中新社記者張遠 攝
4月9日,咸陽師范學院于右任書法學院學生們的寒假作業鋪滿了教學樓大廳,在寒假一個月中,該院大一至大四的學生必須交夠兩萬字左右的書法作業,有的學生用小楷將《道德經》抄寫了四遍,寫“禿”了5只毛筆。該校此舉旨在讓書法變成學生的一種習慣和生活方式,在筆耕不輟中追尋書法藝術的本源。中新社記者張遠 攝
4月9日,咸陽師范學院于右任書法學院學生們的寒假作業鋪滿了教學樓大廳,在寒假一個月中,該院大一至大四的學生必須交夠兩萬字左右的書法作業,有的學生用小楷將《道德經》抄寫了四遍,寫“禿”了5只毛筆。該校此舉旨在讓書法變成學生的一種習慣和生活方式,在筆耕不輟中追尋書法藝術的本源。中新社記者張遠 攝
4月9日,咸陽師范學院于右任書法學院學生們的寒假作業鋪滿了教學樓大廳,在寒假一個月中,該院大一至大四的學生必須交夠兩萬字左右的書法作業,有的學生用小楷將《道德經》抄寫了四遍,寫“禿”了5只毛筆。該校此舉旨在讓書法變成學生的一種習慣和生活方式,在筆耕不輟中追尋書法藝術的本源。中新社記者張遠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