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鰲:哪些技術將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
2018-04-10 14:29: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王祥楠 |
分享到:
|
中新社博鰲4月10日電 (張文絞)車上不再有司機,坐在辦公室就可以調節家中空調的溫度,無人工廠,無人送貨……這些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在不遠的將來可能都會見慣不怪。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技術革命可能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深刻改變成為熱議話題之一。 智慧交通 未來的交通會是什么樣子?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化龍用八個字概括:綠色、高效、智慧、和諧。 人們的出行半徑未來將進一步擴大。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指出,原來人們出行的半徑可能只有1公里到2公里,今天已經達數十公里,未來還將行得更遠。 智慧交通將運用到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自動控制、移動互聯網等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威馬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沈暉認為,如果擁有足夠多的數據,自動駕駛會比人開車更安全。 便捷通信 通信行業會有哪些新變化? “未來通信行業最大的變化是極低時延和高速通信。”愛立信董事長雷夫·約翰森(Leif Johansson)描繪了未來通信行業的藍圖。 他介紹,5G技術發展的第一階段,人們在網上溝通的速度可以提高至原來的100倍;第二階段,網絡將無處不在,每個人都可以使用;第三階段,保證極低時延,可以進行網絡切片,應用于醫學等各領域。 蘋果全球副總裁葛越指出,5G技術破解了三大難題,可以實現超大數據存儲,VR、AR技術能夠成為現實;可以實現極低時延,能夠遠程控制醫療設備、實時反饋數據;可以實現機器與機器的互聯,如智能電表、水表等的互聯。 從目前看,中國各大電信運營商已做好準備,加速邁進5G時代。vivo創始人沈煒預判,到2020年5G手機將實現大規模商用。 資料圖:4月8日,身著黎族服飾引導員走過博鰲論壇新聞中心。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智能生產 智能制造還需要人類工作嗎? “技術革命將對生產、消費、服務、貿易各領域帶來巨大影響。”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Francis GURRY)認為,制造業肯定會從機器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技術發展中受益。 維信諾首席專家張德強認為,在物聯網的時代,人機交互的界面無處不在,語音識別技術、視頻識別技術將促進很多產業變革。從顯示器來講,各種尺寸都無法想象,將來水杯都可能顯示。 “未來的生產一定是數字化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以及3D打印等技術將深度介入產品的生產制造。”惠普公司亞太區總裁理查德·貝利(Richard Edmondson BAILEY)說。 具體到不同行業,百度總裁張亞勤指出,搜索引擎和云計算應該是最快應用AI技術的,金融、健康醫療、教育等領域也會很快用到機器學習和AI技術。相比之下,自動駕駛、機器人、新零售領域,新技術的落地可能還要花一點時間。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并不擔心智能制造會替代人的生產,她認為,人們不感到恐慌,而是感到驕傲。因為,自動化了并不代表未來的生產,人的思想和智慧才代表未來的生產。(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