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縣麻埠鎮響洪甸村齊云村民組,被海拔600多米的群山包圍,常年云霧縈繞,生態環境得天獨厚。這里是歷史名茶“六安瓜片”的原產地核心區,村民們祖祖輩輩以茶為生,手工制作工藝延續至今。
這是齊云組茶園、茶場(4月12日無人機拍攝)。 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縣麻埠鎮響洪甸村齊云村民組,被海拔600多米的群山包圍,常年云霧縈繞,生態環境得天獨厚。這里是歷史名茶“六安瓜片”的原產地核心區,村民們祖祖輩輩以茶為生,手工制作工藝延續至今。由于山大溝深,村民們原先只有靠蜿蜒在陡峭山壁上的羊腸小道通向山外,生產生活極不方便,茶葉銷售市場受到制約。 2008年夏,在南方打工的王永斌、林鵬夫婦,放不下家中的30多畝茶園和以茶為生的鄉鄰,毅然返鄉。面對交通的困惑,擔任村民組組長的王永斌用愚公的故事,說服全組38戶村民,籌資出力,用3年時間開鑿出一條連接外面世界的2.3公里的道路。 通車后的山村充滿了生機,王永斌夫婦因勢利導,發揮本地傳統手工藝制茶的優勢,帶領留守山村的婦女,成立茶葉生產女子合作社。為了傳承悠久的制茶傳統,王永斌夫婦和村民們杜絕使用化肥農藥,堅持人工除草、剪枝,傳統制作,讓“六安瓜片”保持獨特的宜人風韻。 近年來,王永斌夫婦采用“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為本村茶葉的生產、加工、銷售提供良好的服務。目前,齊云組每年所產的2萬公斤“六安瓜片”,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全組人均收入由2008年的不足千元上升到2017年的9000多元。 新華社記者 陶明攝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