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地位與準入標準不明 山東達洋律師事務所律師孫瑞璽與董慧就網癮治療機構進行了分析,認為現行法律法規并不健全,導致目前這類機構的法律地位和準入標準不明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學校取得辦學許可證后,進行法人登記,登記機關應當依法予以辦理。”孫瑞璽說。 早在2013年,文化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商總局等印發的《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成癮綜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就明確,要加強網癮基礎研究,抓緊明確網癮干預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法律地位,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同時,有關部門要積極研究網癮干預機構的性質,通過立法明確設置條件和管理規定。依法建立監管制度,公布批準的從事網癮干預服務的機構名單,對違法設立的機構要及時整治,杜絕違法執業和超范圍執業。 孫瑞璽說,目前對網癮診療機構的性質界定存在一定難度,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在教育部門登記的民辦非企業教育機構;二是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多以文化發展投資、心理咨詢名義設立;三是衛生診療中心;四是未辦理任何登記的非法機構。對于已經在教育部門進行登記的民辦非企業教育機構,雖已納入民辦教育促進法的調整范圍,但也存在超范圍辦學、違規收費等現象。 “2015年,中央網信辦政策法規局曾宣稱將出臺《網絡空間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為全國戒網癮機構設立國家標準,但這份文件目前仍未出臺,網戒機構的法律地位和準入標準依然不明。”孫瑞璽說,對于網癮干擾機構的性質如何界定,相關政策并不完備。 管理不規范致使問題頻發 張洪濤認為,這類網癮戒治學校的設計初衷是好的,只不過是管理中出現了問題。 “首先,就是實行軍事化封閉管理,限制人身自由,從法律上來說是違法的。”張洪濤一直對此存有疑問,學校也說不明白。 不過,王麗表示了不同看法,她認為,出于安全考慮,現在很多中學甚至大學都實行封閉管理,王麗說:“我們學校屬于半封閉,經常帶孩子去博物館、科技館,去爬山,去接受紅色教育,家長不帶孩子去玩,我們帶著他們去開闊視野,讓他們學會團隊交流,學會自我控制,學會奉獻愛心。” “還有,很多老板來辦學校,覺得這個市場不錯,想掙些錢,往往就雇些素質比較差的教員,他們不懂文化教育和心理溝通,在學生不服管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問題。”張洪濤說,體罰現象在以前很普遍,甚至他們去學校授課也經常見到,“教員往往很強壯,‘修理’學生還不簡單?” 曾有在雅博教育戒除網癮的學生說,這所學校實行軍事化管理,與外界隔離,教員虐待他們是常事兒,他們出來后還總結了“雅博十大酷刑”。更有甚者,教員還會用折斷的筷子扎學生的腳心。 “目前,網癮戒除機構大多對外宣傳采用軍事化、封閉化管理手段,且相關機構限制自由、虐待、體罰事件頻現報端。更有甚者出現本案中致使學生死亡的惡性事件。比如山東科技防衛專修學校曾被報道存在毆打學生、關禁閉、逼迫學生喝下拖把擰出的水等體罰行為,山東省教育廳查證屬實,責令該學校立即停止辦學行為。”孫瑞璽認為,根據規定,相關機構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且存在部分加重處罰情節;更有甚者,其故意傷害他人身體、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虐待被監管人的行為已經涉嫌刑事犯罪。 然而,由于缺乏監管,往往都是在相關報道曝光后的事后救濟,行為預防、行為規范及懲治力度大打折扣。 “由于主管部門監督管理的缺位,這個行業沒有相關的辦學標準,這導致日常管理參差不齊。”王麗說,很多不正規的學校渾水摸魚,產生了諸多問題,由于怕擔責任,教育部門也越來越不想管了。 張洪濤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他認為,這個行業需要的是規范,包括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以及學校的日常管理。 “得有培訓,讓學校老師都成為專業人員。還要有一定的規模,在場所面積、設施配備、課程設計、監控設施等方面要有相應的標準和要求。”張洪濤說,據他了解,目前國家在這方面的規范管理是缺位的。 孫瑞璽建議,要盡快出臺《網絡空間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對網癮戒除機構制定國家標準,明確其法律地位,同時清理整頓市場,明確監管主體,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的正面監督作用。 “還要進一步凈化網絡空間,研究開發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產品,推廣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新技術,從技術層面進行預防控制。”孫瑞璽說。 本報濟南4月22日電 |
相關閱讀:
- [ 10-22]美國男子上社交網成癮 為戒癮花錢請人抽其耳光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