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5日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文章指出,“美國的政治體系已經被巨額資金所扭曲”,它已被共和黨精英的寡頭政治控制,主要對超富裕的捐款者負責。富人捐款者通過操縱選舉等行為成功地創造了這樣的局面:即使他們不能控制所有的政府部門,也能夠占據重要位置,有效地阻斷任何試圖改變現狀的議程。 11日 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18歲至29歲的人中約有67%經歷過某種形式的網上騷擾。年輕女性更有可能成為網上性騷擾的對象。18歲至29歲的女性中有21%表示她們受到過網上性騷擾,有53%表示收到過不期而至的色情圖片。 22日美國“截擊”網站報道,美國正在重新升級在阿富汗的戰爭,擴大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在索馬里和也門開展秘而不宣的軍事打擊。 22日 英國《獨立報》網站報道,美國在7月21日的空襲中擊中正在與塔利班作戰的阿富汗警察,造成16名阿富汗警察死亡,另有2人受傷。 25日 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美國少數族裔群體更加頻繁地遭遇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網絡騷擾。四分之一的非洲裔表示因為種族或族裔的原因在網絡上受到過騷擾。74%的非洲裔和72%的拉美裔認為網絡騷擾是一個“大問題”。68%的非洲裔表示在網絡上感到安全和受歡迎比自由言論更重要。 26日 《華盛頓郵報》網站報道,兩名警察在執行逮捕令的過程中走錯地址,槍殺了一名無辜者,而受害人并無任何犯罪記錄。 八月 5日 英國《衛報》網站報道,國際移民組織統計顯示,2017年前7個月從墨西哥跨越美國邊境的移民死亡人數為232人,同比增加了17%。 6日 《瓊斯夫人》雜志網站報道,美國領導的聯軍在敘利亞拉卡郊區非法使用白磷彈藥,涉嫌構成戰爭罪。 12日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一些白人種族主義者和右翼抗議者聚集在夏洛茨維爾市游行示威,高喊“鮮血與土地”的納粹戰斗口號。 12日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網站報道,20歲的白人至上主義者詹姆斯·菲爾茨駕駛汽車高速撞向抗議白人至上主義游行的人群,致使1人死亡、19人受傷。 13日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報道,夏洛茨維爾市白人至上主義游行及后續暴力事件共造成3人死亡、數十人受傷。美國民權團體將其描述為“幾十年來最大的仇恨聚會”。 15日 《芝加哥論壇報》網站報道,8月12日早晨,非洲裔司機理查德·哈伯德和同伴開車穿過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郊區時,被兩名白人警察攔截檢查,在他們沒有明顯挑釁的情況下,警察將其按倒在車上,反復用拳頭毆打。該事件引發了對警察濫用武力的強烈質疑。 22日 《赫芬頓郵報》網站報道,8月16日,一名亞裔女顧客在紐約一家餐廳用餐時,發現餐廳員工將極具種族侮辱性的“中國佬”稱呼作為顧客姓名打在收據上。 23日 聯合國新聞中心網站報道,針對在夏洛茨維爾發生的暴力事件,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主席阿納斯塔西婭·克里科里指出:“我們對白人民族主義者、新納粹和三K黨以公開的種族主義口號和儀式進行的種族主義游行感到極度震驚,這種行為促進了白人至上主義并煽動種族歧視和仇恨。”她對美國政府未能明確反對種族暴力行徑提出了批評,并呼吁美國的政治家和政府官員對發生在夏洛茨維爾和全美國的種族仇恨演講和犯罪予以無條件的、明確的譴責與抵制。 23日 “截擊”網站報道,3月美國領導的在敘利亞的兩次聯合空襲造成至少84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30名兒童。美軍襲擊目標分別是塔布卡郊外曼蘇拉鎮的流離失所者學校和塔布卡的市場。 |
相關閱讀:
- [ 04-24]美國國務院報告指責中國人權狀況 外交部回應
- [ 04-13]不斷提升中國人權話語體系的國際影響力
- [ 04-02]埃及和約旦呼吁保護巴勒斯坦人權利
- [ 03-29]中國為全球人權治理做出新貢獻
- [ 03-29]中國為全球人權治理做出新貢獻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