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5日電(冷昊陽)畢業季臨近,今年將有820萬高校畢業生步入社會。對于涉世不深的大學生來講,就業路上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陷阱”。對此,畢業生有什么問題需要注意?職業生涯如何快速起步? 資料圖:招聘會現場。 中新社記者 泱波攝 就業路上,警惕這些“陷阱” ——就業歧視花樣翻新 說起求職路上的“絆腳石”,不少畢業生可能會想到各種各樣的就業歧視。例如,男生優先、“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優先、某地生源優先等。 此外,近年來,企業在招聘時不考慮學生干部、不考慮“海歸”等花樣翻新的就業歧視也屢屢引發關注。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2017年面向來自100余所高校的605名應屆畢業生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75.7%的受訪者表示曾在找工作時受到過不公平的對待。 2017年12月,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在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上強調,要嚴格落實就業簽約“四不準”要求,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嚴密防范“培訓貸”、求職陷阱、傳銷等不法行為,切實維護畢業生合法權益。 |
相關閱讀:
- [ 04-24]就業還是創業?820萬高校畢業生的“選擇題”
- [ 04-23]“搶人大戰”之下:820萬高校畢業生如何選擇?
- [ 04-16]福建招募300名高校畢業生到社區工作 服務期限2年
- [ 04-14]人社部:4月20日至10月20日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活動
- [ 03-29]【圖解臺灣】十年來臺灣每8名畢業生中 就有1人找不到工作
- [ 03-27]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 各地捧出就業大禮包
- [ 03-23]今年“三支一扶”計劃招500人 報名截至下月6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