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17年11月17日,廣東省2018屆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活動在華南理工大學拉開帷幕?!£愺K旻 攝 怎么辦? ——牢固樹立維權意識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走向社會因閱歷較淺而無法保障自身合法權益的案例并不罕見。對此,人社部3月發出了《關于做好201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部署畢業生的權益保護工作。 通知要求,加大就業權益保護宣傳,在招聘會現場、服務大廳和相關網站發布防范求職陷阱的專門提示、典型案例、維權警示和投訴渠道,增強畢業生風險防范意識和權益保護意識。 針對畢業生在就業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學生科科長黃飛凱建議,在求職過程中,學生要增強法律意識,自己遵守法律法規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他建議,畢業生在與單位簽訂合同時,要與單位加強溝通,詳細了解合同內容,尤其要注意區分勞動合同與實習協議的區別,仔細閱讀勞動合同的內容,明確試用期條款、薪酬待遇標準及發放辦法、社會保險條款等內容。一旦遇到權益被侵害的情況,要及時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身的權益。 資料圖:2018年3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學學位授予儀式現場?!⊙辔?攝 職業生涯如何快速起步? ——不能再留有“校園思維” 高校畢業生關心的另一個話題是,步入社會后,如何更快地適應工作的節奏?職業生涯如何快速起步?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畢業生走入社會,最關鍵的是拋棄固有思維,不斷地學習并完善自己。 “畢業生走入社會后,80%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學習,包括如何與人交往、如何樹立責任心、如何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做好,等等?!眱Τ瘯煼Q,如果畢業生進入社會后留有“校園思維”,有可能會成為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阻礙。 此外,北京郵電大學的一位輔導員還建議,大學生在走入職場前可以多參加校內就業指導中心準備的各類課程,并積極做好專業知識的儲備,加深對公司及行業的了解。同時,如果有機會可以提前參加實習,以盡快適應工作的節奏。(完) |
相關閱讀:
- [ 04-24]就業還是創業?820萬高校畢業生的“選擇題”
- [ 04-23]“搶人大戰”之下:820萬高校畢業生如何選擇?
- [ 04-16]福建招募300名高校畢業生到社區工作 服務期限2年
- [ 04-14]人社部:4月20日至10月20日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活動
- [ 03-29]【圖解臺灣】十年來臺灣每8名畢業生中 就有1人找不到工作
- [ 03-27]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 各地捧出就業大禮包
- [ 03-23]今年“三支一扶”計劃招500人 報名截至下月6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