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0周年前夕,記者走進當年受災嚴重的陜西省寧強縣,一個現代化的宜居城鎮初具規模。
4月24日,寧強縣青木川鎮輔仁中學的學生們在上課。汶川地震時,該校部分校舍垮塌,嚴重影響教學。十年來,校園得到了修繕加固和擴建。汶川地震10周年前夕,記者走進當年受災嚴重的陜西省寧強縣,一個現代化的宜居城鎮初具規模?!白钇恋氖敲窬?,最堅固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最滿意的是群眾”,這是當地群眾對寧強災后重建的共同評價。近年來,對口援建的天津市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各行各業全方位、點對點支援幫扶。陸續建成寧強縣天津醫院、寧強縣天津高級中學、縣城中心敬老院、燕子砭鎮東麗村等項目。震后10年,全縣新建災后安置點113個,2.3萬戶城鄉居民住上了新房。10年來,寧強重建學校66所,全面實施了13年免費教育,榮獲“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稱號;全縣醫療機構建筑面積由2008年的4.2萬平方米增加到10.5萬平方米,新建了268個村衛生室,城鄉醫療救助實現全覆蓋,建立了分級診療制度,縣、鎮、村醫療一體化初步形成。如今,寧強縣城鄉生產功能、生活功能、生態功能齊備,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