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主持紛紛轉型 在上述情景之下,當紅主持產生了危機感,紛紛謀求不同的轉型機會。撒貝寧早期在《今日說法》里是以嚴肅形象出現的,但后來被發掘出了超好的綜藝感,所以他既能在央視舞臺上駕輕就熟,也能在網綜里盡情發揮,各大綜藝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每一年常駐約4檔節目,包括《明星大偵探》《經典詠流傳》,以及正在熱播的《這!就是鐵甲》等。 “前輩”張紹剛的路子與撒貝寧如出一轍。汪涵的綜藝感不錯,但他不是何炅那樣的“超級勞模”,需要兼顧其他興趣愛好,因此參與的節目數量不如何炅。 有些人則在嘗試幕后工作。浙江衛視主持人華少以“中國好舌頭”出名,隨后就轉向制作人、導演,出品了許多綜藝節目,但口碑和傳播聲量還有待提升。 反倒是央視主持人“不貪多求快”,拿出來的節目品質更經得起考驗。董卿擔任主持人、制作人的節目《朗讀者》給文化綜藝樹立了標桿,節目第二季即將開播。朱軍制作的《信中國》也正在播出,熱度不小。當然,現在制播分離的機制已成普遍,市場上各種節目制作公司野蠻生長,“董卿們”會面臨十分激烈的競爭,節目好評能否持久尚待觀察。 記者觀察 培養新生代主持人 迫在眉睫 中生代主持人擁有豐富的經驗、過硬的功底,不斷霸屏的同時,也看出主持人斷層的現象十分嚴重,新生代主持人的培養極為迫切。從省級衛視來看,湖南衛視的熒屏由“快樂家族”和“天天向上兄弟團”在把持著,近年來沈夢辰等小花也在不停露臉而被人熟知,可她們無論是代表作還是觀眾認可度,都欠缺火候。此外,其他幾家一線衛視都存在“青黃不接”的問題。 雖然曾有相關規定給主持人提高了準入門檻,要求主持人持證上崗,但綜藝節目對優秀主持人的需求缺口實在太大了,許多王牌綜藝節目仍然傾向于選用有市場號召力、特色鮮明的藝人來擔任節目主持工作。 所以,這都要求杜海濤、吳昕等后輩在何炅等人的幫助下,盡快成長起來,能挑大梁,脫離前輩的保護,還能避免何炅頻繁“刷臉”給部分觀眾帶來的審美疲勞。更重要的是,其他想要多棲發展的藝人應該不斷磨煉本領,充實豐富自我,學習張國立、黃渤,在另一個舞臺上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為綜藝節目主持隊伍注入新能量。 |
相關閱讀:
- [ 04-13]阿Sa任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主持人 直面挑戰“做自己”
- [ 03-31]電臺主持人與戲劇人才互動反串 打造廣播戲劇合作平臺
- [ 02-12]《我和春天有個約會—SMG主持人歌會》
- [ 10-02]劉濤白色長裙端莊優雅 大氣壓場似晚會主持人
- [ 09-05]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妙用“九”和“久”評價廈門會晤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