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何錦華已記不清這是第幾次來到四川了,但代國宏卻記得分外清楚。 “十年了,幾乎我每一次來做復健,都會看到何醫生。”代國宏說,是何醫生和他的團隊陪他度過了最艱難的日子。 今年28歲的代國宏,十年前是北川中學一名普通的高二學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中,代國宏失去了他的雙腿。 生性樂觀堅強的他并沒有因此消沉下去。截肢手術后,代國宏迅速投入術后復健中。就在這時,他遇到了何錦華所在的香港“站起來”公益組織。 “站起來”是香港在汶川地震后成立的專業醫療慈善團體,由香港及內地的康復醫生、理療師等組成,專為汶川地震中肢體受傷者提供康復治療及高科技義肢安裝。 “汶川地震后第14天,我們就成立了這個組織,并號召香港的醫務工作者積極加入其中?!痹摻M織執行委員會委員、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醫生羅尚尉說,“我還記得當時第一次到成都看到傷者的場景,觸目驚心又令人心痛。” 汶川地震后,在香港特區政府的資助下,有逾百位香港醫務工作者成為四川災區地震傷員康復工作的義工,十年間不斷穿梭于川港之間。 “很感謝這些來自香港的工作人員,他們不僅對地震傷者很關心,也將香港先進的康復理念和技術帶到了內地。”四川省人民醫院骨科假肢矯治部負責人王滋潤說。 為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為更多地震傷員施以援助,香港特區政府撥款逾2.24億元人民幣在四川省人民醫院援建川港康復中心,于2013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這是香港在內地成立的第一家康復醫療中心,也是首批香港援川重建20個項目之一。 這里也成了像何錦華和羅尚尉一樣的香港醫務工作者在四川的“家”。 對于需要安裝義肢的地震傷殘者而言,從安裝、調試到定期的復查更換需要很大一筆資金。羅尚尉告訴記者,在香港,以腿部義肢為例,一具到小腿部位的義肢大約需耗費3萬到5萬港元,到大腿部位的則高達10萬港元。 “一般病人2-3年左右就需要更換假肢器具。年紀小的傷者差不多3-6個月就需要更換。對于這些地震傷者,我們全過程都是終身免費的?!绷_尚尉說。 記者見到汶川地震最后一名獲救者馬元江時,他正請羅醫生為他調試左手最新更換的機械手臂?!艾F在用起來很熟練了,生活上一點問題都沒有,非常感謝羅醫生他們?!瘪R元江說,雖然在地震中失去了左手,但也收獲了很多關愛和這些來自香港的“親人”,非常感恩。 如今,當年的地震傷殘者已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而“站起來”的工作人員仍不定期地從香港過來,檢查病人們的康復以及義肢使用情況。 不遠處,前年剛結婚的代國宏正與妻子聊著天,身邊來來往往的香港工作人員時不時地調侃他們一兩句,催促著他們早日孕育下一代。這一幕,與親人無異。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