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5月2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劍橋大學2日說,已故知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生前有關宇宙的最后研究當天發表在《高能物理學學報》上,霍金等人認為宇宙并非永恒膨脹,并且比當前許多學說描繪得更簡單。 這一論文由霍金和比利時魯汶大學的托馬斯·赫爾托赫教授合著。相關理論最早在去年7月劍橋大學一個會議上首次公開。論文顯示的最后修改時間是2018年3月4日。10天后,霍金逝世。 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是在100多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脹形成。一些科學家基于“永恒膨脹”的概念,提出了多重宇宙的理論。從整體上看,宇宙在大爆炸后的膨脹是永恒的,只是在一小部分區域停止或減速,形成無限多的分形結構,好像一個個口袋。也就是說人類能觀察到的宇宙是一個口袋宇宙,這片宇宙區域中膨脹已結束,恒星和星系已形成,而不同口袋宇宙之間由還在繼續膨脹的區域隔開。 在這篇霍金生前最后的論文中,他和赫爾托赫并不認同這種觀點。他們認為,宇宙總體上相對平整并且是“有限的”,并非所謂的分形結構。 赫爾托赫說,有關永恒膨脹的一個問題是,它假設了一個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不斷進化的背景宇宙,并且把量子效應當成這其中的微小波動,但有關永恒膨脹的理論會消除經典物理學和量子物理學的差異,愛因斯坦的理論在這種狀況下就會瓦解。 霍金和赫爾托赫用弦理論統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重新計算永恒膨脹的問題。研究發現,永恒膨脹在某個節點會達到一個“門檻”,人類熟知的時間概念過了這個門檻就會失去意義。赫爾托赫說:“我們沒有減少到一個唯一的宇宙,但我們的結果還是大大簡化了多重宇宙,可能存在的宇宙范圍要小得多。” 霍金和赫爾托赫的論述如能被證實,將對當前的多重宇宙理論架構產生很大影響。赫爾托赫計劃通過尋找引力波來測試這一理論,這些引力波不能被第一次探測到引力波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探測到,計劃于2034年建成的激光干涉空間天線(LISA)理論上具備探測到這種引力波的能力。 |
相關閱讀:
- [ 05-03]霍金生前最后一篇論文發表:宇宙整體上是平滑有限的
- [ 04-02]英國劍橋舉行葬禮告別霍金
- [ 04-01]霍金葬禮在英國劍橋舉行 500名親友同事為其送行
- [ 03-21]霍金葬禮日期公布 骨灰將置于牛頓、達爾文墓旁
- [ 03-21]科學家霍金骨灰將安放在西敏寺 與牛頓達爾文為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