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陜西洋縣5月4日電 (記者張一辰)4日,經過7天的救護飼養,一只受傷朱鹮在陜西洋縣槐樹關鎮石門村被放歸大自然。
據了解,自1981年陜西洋縣發現7只野生朱鹮以來,中國林業部門積極開展朱鹮拯救保護,通過就地保護、野化放飛等措施,使朱鹮種群繁衍壯大。目前陜西省朱鹮種群分布范圍也從洋縣擴大到了漢中、安康、寶雞和銅川等4市13縣(區),由發現時的5平方公里擴大到6000多平方公里。
當日,記者來到地處秦嶺南麓的洋縣,作為當地的一張“名片”,朱鹮在此間早已家喻戶曉,這里的水田、小河溝中,是朱鹮覓食的最佳場所。此外,為了給朱鹮提供更加有利的生存環境,當地村民長期堅持不在農田里噴灑農藥。冬季,還專門給朱鹮留出一片水田供其捕食。
陜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保護科科長李昌明表示,接到當地民眾的報告后,工作人員到現場對朱鹮受傷部位進行了觀察處理。受傷屬腿部重度擦傷,可能由于朱鹮活動時被細軟金屬物纏繞住腿部,致使腿部反復被金屬物擦傷所致。
“在龍亭保護站,我們每天為這只朱鹮進行一次換藥消毒,經過7天的救護飼養,目前這只朱鹮傷口愈合良好,基本恢復健康,已達到放歸條件。”李昌明說。
陜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張躍明介紹,目前,陜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朱鹮野生種群數量已達2000只左右,人工飼養種群數量達189只。朱鹮救治放歸是朱鹮保護的一項重要工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