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綿陽5月3日訊(記者 戴璐嶺 李慧穎攝影報道)在綿陽市平武縣水觀鄉(xiāng)龍巖村,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丈夫嚴加軍、妻子王小瓊,他們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都失去了自己曾經的另一半,卻因為相同的經歷走到了一起,10年來相濡以沫,贍養(yǎng)八位老人,撫育四個孩子,最平凡而樸實的大愛撫平了災難帶來的傷痛,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打拼出“最美重組家庭”的幸福生活。
重生:“她”因地震不幸離開 “她”因相同經歷走來
“那天地面忽然晃起來,我緊緊抓住山上的一棵大樹,看著房子一樣大的石頭往下滾,我覺得全世界可能只剩我一個了!”回憶起10年前地震當時的情景,嚴加軍仍然歷歷在目。在這場災難中,嚴加軍的妻子不幸去世,留下他和兩個正在讀中學的女兒。
家里的房子塌了,妻子走了,雙重打擊讓34歲的嚴加軍不知所措,“說實話,我消極了一段時間,感覺生活沒意思,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在這樣的情況下,嚴加軍經人介紹,認識了現(xiàn)在的妻子王小瓊,王小瓊的丈夫也在地震中遇難。相同的經歷,讓兩人走到了一起,并組建了新的家庭。
“我之前的妻子和小瓊之前的丈夫雖然在地震中喪生了,但他們的老父老母我們都不能拋下,于是我們決定贍養(yǎng)這4位老人。”這對樸實的夫妻做出決定,靠自己的雙手承擔起8位老人和4個孩子今后的生活。“我覺得自己雖然沒啥本事,但是啥子事情都喜歡往好處想,看得比較開。我跟小瓊說,只要肯干,再困難我們都能挺過去!”樂觀的嚴加軍這樣告訴記者。
為了養(yǎng)活全家14口人,嚴加軍向村里的信用社貸款修了豬圈,還買了25頭豬仔開始搞生豬養(yǎng)殖,“養(yǎng)豬不輕松,每天要喂料,特別是母豬下崽的時候,有時要從晚上守到天亮?!痹陴B(yǎng)豬的同時,嚴加軍還去學了駕照,2010年借錢買了輛面包車開始跑運輸,從村里到南壩鎮(zhèn),一個乘客收費15元,每月能有300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生活逐漸有了起色。
“小瓊照顧家里,我就特別安心?!闭f到王小瓊,嚴加軍總是贊不絕口。這個樂觀堅強的女人,不僅盡心盡力照顧家里的老人,撫養(yǎng)4個年幼的孩子,還能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給自己最大的鼓勵。
感恩:女兒成了醫(yī)生 兒子當上了軍人
“地震之后,家里四個娃娃讀書方面,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幫扶?!眹兰榆姼嬖V記者,地震后,深圳的好心人資助了大女兒高中3年的學費,但直到今天他都不知道對方的身份。因此,他常教育4個孩子,長大了要懂得感恩,回報社會。
孩子們沒有讓嚴加軍失望,“我最大的驕傲,是學醫(yī)的大女兒和當兵的小兒子?!眹兰榆姼嬖V記者,大女兒何靜2011年考上大學,現(xiàn)在是綿陽市中心醫(yī)院的一名醫(yī)生;小兒子楊志東在2016年參軍入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
嚴加軍說,雖然一雙兒女選擇不同的職業(yè),但兩個孩子的想法卻驚人的一致:如果國家再遇到災難,我們想出一份力。
2008年地震時,女兒何靜在南壩縣讀初中,全校數(shù)百名學生遇難?!翱即髮W的時候女兒跟我說,如果醫(yī)生多,地震時就能救回更多的人,所以她想學醫(yī)?!眹兰榆娬f,女兒的決定得到了全家的支持。沒想到短短幾年后,兒子楊志東也和自己說出了同樣的請求,“當時他高中畢業(yè)剛滿18歲,就迫不及待地想去參軍?!?/p>
嚴加軍覺得參軍太辛苦,一開始說什么都不同意,但母親王小瓊卻明白兒子楊志東心中的想法?!暗卣鸬臅r候志東只有9歲,我的手受傷了,什么都不能做。當時在集中安置點,是部隊的官兵給我們做飯、洗衣服,他們經常送飯給志東吃,哄他、鼓勵他,那時候孩子沒了爸爸心里難受,但只要看到解放軍叔叔就聽話了?!?/p>
2016年9月,王小瓊和嚴加軍親自把兒子送到了部隊,兒子在臨行前說了這樣一句話:“爸爸媽媽,再苦再累我都要堅持下來,我要為國家效份力!”
愿望:幸??侩p手 在一起就是家
去年,嚴加軍修起了龍巖村最漂亮的兩層小樓房,二樓設計了洋氣的玻璃天窗,寬敞整潔的新房被妻子王小瓊裝飾得格外溫馨,樓梯口還掛著“家和萬事興”的十字繡。
嚴加軍的父親和王小瓊的父親去世后,家里剩下的6位老人有了自己單獨的房間??臻e的時候,老人們喜歡在屋前的空壩子曬太陽,或者到二樓的玻璃天窗下喝喝茶,拉著兒媳婦王小瓊聊聊村里的家長里短。
“說了你都不相信,我們修房子花了30多萬元,其中借了20多萬元,為啥我敢借這么多錢?因為我和小瓊有底氣!”嚴加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依靠生豬養(yǎng)殖每年能賺10多萬元,加上跑運輸每月三四千元的收入,他短短一年時間,就把借的20萬元都還上了。
說到未來的計劃,這個44歲的漢子更是干勁十足:“我和小瓊在一起這個家就踏實。等兒子退伍回來,我們就給他蓋房娶媳婦兒,我們還想買一輛十多萬元的家用小轎車,以后帶著家里的老人多出去看看,讓他們安享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