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3公里進森林,1公里進林帶,300米進公園”的城區生態環境 建設一座綠色生態之城是雄安新區規劃的重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劃定開發邊界和生態紅線,實現兩線合一,著力建設綠色、森林、智慧、水城一體的新區。 《綱要》提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逐步形成城鄉統籌、功能完善的組團式城鄉空間結構,布局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城市空間。 根據《綱要》,通過植樹造林、退耕還淀、水系疏浚等生態修復治理,強化對白洋淀湖泊濕地、林地以及其他生態空間的保護,確保新區生態系統完整,新區藍綠空間占比穩定在70%。 新區將塑造高品質城區生態環境。構建由大型郊野生態公園、大型綜合公園及社區公園組成的宜人便民公園體系,實現森林環城、濕地入城,3公里進森林,1公里進林帶,300米進公園,街道100%林蔭化,綠化覆蓋率達到50%。 《綱要》提出,規劃建設“一淀、三帶、九片、多廊”,形成林城相融、林水相依的生態城市。“一淀”即開展白洋淀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恢復“華北之腎”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考察中強調,建設雄安新區,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復好、保護好。將來城市距離白洋淀這么近,應該留有保護地帶。要有嚴格的管理辦法,絕對不允許往里面排污水,絕對不允許人為破壞。 “流水不腐,讓水動起來,才有活力,恢復‘華北之腎’的功能。”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曲久輝說。 《綱要》發布之前,白洋淀迎來了10年來最大規模補水。從4月5日開始,王快和西大洋水庫聯手放水4300萬立方米,南水北調計劃放水1億立方米,近1.5億立方米清水擦亮華北明珠。 據悉,未來通過實施搬遷、清淤、治河、補水等手段,白洋淀淀區面積將由目前的171平方公里逐步恢復到360平方公里左右,正常水位保持在6.5至7米。水面更廣、水質更清,逐步恢復它“華北之腎”的功能。 雄安未來的生活有多便捷?宜居宜業的人本之城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市民需要出發,做到疏密有度、綠色低碳、返璞歸真,提供宜居的環境、優質的公共服務,有效吸引北京人口和功能疏解轉移。”新區規劃一開始,習近平總書記就如此強調。 “讓老百姓記得住鄉愁,在雄安未來的某一時刻,在樹蔭下,在蟬聲鳴叫中,老人給兒孫講著雄安的故事。”2018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河北省副省長、雄安新區管委會主任陳剛說。 15分鐘社區生活圈覆蓋率達100% 根據《綱要》,雄安將建設“城市—組團—社區”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城市級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布局于城市中心地區,主要承擔國際交往功能,承辦國內大型活動,承接北京區域性公共服務功能疏解;組團級公共服務設施圍繞綠地公園和公交樞紐布局,主要承擔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布局于社區中心,主要承擔日常生活服務功能。 按照規劃,“社區—鄰里—街坊”的社區服務體系使雄安新區15分鐘社區生活圈覆蓋率達到100%。小學、社區活動中心、綜合商場、便民市場步行10分鐘可達,到幼兒園、便利店、衛生服務站等場所步行只需5分鐘。 “一座千年之城,一座示范性創新之城,一個核心的問題是這個城市靠什么人建。”李曉江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當下,城鎮化、工業化已經進入下半場,傳統的“建了城就有產業、有了產業就有人”的城鎮化邏輯不再適用。下半場的邏輯是,吸引人的城市才能有產業,才能有經濟的繁榮和創新能力的培育。“在這樣的城市,核心是如何吸引人,人如何能夠宜居宜業,繼而才有產業的發展,城市創新活力的形成。” 中國工程院院士、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副組長鄔賀銓說,一些北京一流的教育設施要落戶雄安,而且將來頂尖的大學要在雄安辦分校、分院、研究中心。雄安的目標是,一般的社會服務水平不會低于北京,優質的社會服務水平要高于北京。 按照《綱要》,雄安將創建一批高水平的幼兒園、中小學校,培育建設一批國際學校、國際交流合作示范學校;承接北京高校疏解,以新機制、新模式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學;高標準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建設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區域衛生應急體系和專科醫院,全面打造15分鐘基層醫療服務圈。 “雄安新區的公共服務設施在建設之初就是高質量、高水平的。我們在規劃時就充分考慮了人們在這里工作生活產生的各種需求,整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公共服務同步。新區將引進國內外優質教育、醫療和文化資源。”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研究中心主任殷會良說。 李曉江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的民眾已經發展成為中等收入的人群。所謂的白領、新興中產階層,他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他們對城市的選擇,左右著我們的規劃。城市吸引來人群,企業跟著人才走,城市才會繁榮。” 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建設 《綱要》提出,雄安新區還將建立健全大數據資產管理體系,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全球領先的數字城市。 什么是數字城市?“數字城市就是在鋼筋水泥的實體城市基礎上,形成‘比特’構建的數字虛擬城市,實現城市各類要素的數字化、可視化呈現與調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說。 《綱要》提出,要加強智能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基礎設施同步建設感知設施系統,形成集約化、多功能監測體系,打造城市全覆蓋的數字化標識體系,構建城市物聯網統一開放平臺,實現感知設備統一接入、集中管理、遠程調控和數據共享、發布等。 就在今年3月,中國移動完成雄安新區首次5G-V2X自動遠程駕駛啟動及行駛測試。中國聯通則預計,今明兩年將在雄安規劃多個5G試驗基站,預計2019年下半年在雄安開展5G規模建設和預商用。 “雄安新區是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的城市,兩座城市將開展互動,打造數字孿生城市和智能城市。”劉多說。 劉多還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未來全域部署的多功能信息桿柱,具有照明路燈、WiFi設施和5G基站、視頻監控、充電樁、環境監測、應急信息發布屏、緊急事件呼叫按鈕等多種用途,人們可以上網、取電、緊急求助。政府和公共機構可以利用它發布信息,全面保障人們的出行安全,提供無處不在的信息服務。 雄安未來如何不堵車?怎么控制房價? 未來,在雄安生活的人們將享受綠色交通。 根據《綱要》,新區內部將按照“窄路密網小街區、慢行優先”的理念布局道路網絡。雄安新區將提高綠色交通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構建“公交自行車步行”的出行模式。起步區路網密度可達到每平方公里10至15公里,起步區綠色交通出行比例達到90%,起步區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80%。對地鐵作規劃空間預留。 “未來,城際站就在市內,火車在雄安地下穿城而過,市民出行便捷。地面上窄路密網,人和車各行其道。這是一座對人友好的城市。”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朱子瑜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雄安新區還將加快融入軌道上的京津冀。通過 “四縱兩橫”的區域高速鐵路交通網絡,到北京新機場只需要20分鐘,到北京、天津需要30分鐘,60分鐘能夠到石家莊。 “新區將成為八方交匯的通衢之地,對外交通便捷高效,與京津冀乃至全國、全球都有通暢的交通通道。”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分院交通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杜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雄安將成為全球高鐵站最密集的區域之一。《綱要》顯示,依托高鐵、城際站,強化路網對接和多種交通方式銜接,構建綜合交通樞紐,形成“兩主兩輔”樞紐格局。“兩主”為雄安高鐵站、城際站,高鐵站樞紐布局在昝崗組團,依托國家高鐵網,便捷聯系全國;城際站樞紐布局在啟動區,站城一體,實現與京津冀核心城市直連直通。“兩輔”為白洋淀站、白溝站,依托既有線路,服務新區北部外圍組團,兼顧貨運物流。 除了出行,住房問題也讓不少城市居民頭疼。《綱要》顯示,新區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售并舉的住房制度;建立公共租賃住房、機構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和商品房等多元化住房供應體系;形成供需匹配、結構合理、流轉有序、支出與消費能力基本適應的住房供應格局。 “雄安將不走以往房地產開發的老路,來雄安工作生活的人都有房住。有貢獻的人可以先租后買,價格也在一個相對低的區間,人們在這里可以安居樂業。”鄔賀銓說。 雄安未來的產業如何布局?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之城 作為一個新區,雄安承載的一個使命是打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 《綱要》指出,創造“雄安質量”,有利于推動雄安新區實現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成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 |
相關閱讀:
- [ 05-06]雄安新區首家“無人超市” “刷臉結算”將只需20秒
- [ 05-02]京漢君庭假日酒店:成就雄安一流酒店四關鍵詞
- [ 04-30]影像雄安:奮斗的模樣
- [ 04-27]成就“雄安質量” 先明確有所不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