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高等教育,《綱要》提出了哪些目標? 除了提出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在新區辦學,以新機制、新模式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學,《綱要》中針對高等教育的布局還包括: 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重點承接著名高校在新區設立分校、分院、研究生院等”;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培育一批優勢學科,建設一批特色學院和高精尖研究中心;發揮高校在科技創新體系中的作用,集聚人才、學科、資源和平臺優勢,與科研院所、企業等合作,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打造知識溢出效應明顯的大學園區等。 歸納上述信息,《綱要》對未來在雄安建設大學的定位不僅是“世界一流”,還是“研究型”。 目前公認的世界一流大學有兩個特點:一是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隊伍;二是有一套支持教授隊伍培養人才、進行尖端科學研究的體制及政策。 我國為了創建世界一流高校,相繼實行了211工程、985工程等。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2017年1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進一步明確了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指導方針、目標和要求。 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必須擁有一定數量國內領先、國際前列的高水平學科,學科水平在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評價中進入前列,或者是國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業或區域影響、學科優勢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 再來看“研究型大學”,“研究型大學”指提供全面的學士學位計劃,把研究放在首位的大學,致力于高層次的人才培養與科技研發。 在李國平看來,研究型大學作為中國最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前沿科技研發的中心,以教書育人和科技研發為根本,擁有較高的人才和學術產出質量。“研究型大學一定是以研究生院為主、科學研究和教學并重的大學。” 雄安大學怎么建?錢從哪里來?校長怎么選? 去年以來,建設雄安大學的呼聲不斷。 2017年4月,李國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曾建議雄安新區可以籌建一所甚至多所高水平的大學,從國內外引進一批高水平的教學和科研人員。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高志立呼吁,要借助雄安新區發展的契機,高起點建設雄安大學。全國政協委員、中鋁集團總經理余德輝建議,按照“1 N X”模式,即以一所“雙一流”大學為基礎,有機重組N所一流學科大學,形成一體化緊密型的大學核心主體,并吸收X所大學研究生院和各類研究機構,在雄安新區共同建設新時代綜合性、國際化、研究型的中國“中央大學”系統。 《綱要》已經確定建設雄安大學,問題是如何建? 一直以來,中國的大部分高校都是靠“舉國體制”建設。但也有例外,例如近期關注度頗高的西湖大學,被很多人稱之為是一所“新”大學。之所以“新”,主要基于西湖大學的新機制和新模式。 公開資料顯示,西湖大學是浙江省杭州市提出籌建的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學,由時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饒毅等發起籌建。 西湖大學瞄準的是前沿基礎科學領域,資金來自企業家和社會捐助的西湖教育基金,而管理體制則是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董事會是學校最高決策機構,而且董事會中必須有教授和學生代表。 雄安大學是否可以借鑒西湖大學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模式? “應該不會。”李國平告訴記者,將雄安大學創辦成一所體制內的公立大學可能會更好,雄安的目標是建設成為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基于此,將雄安大學建成能代表雄安或者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的公辦大學,跟雄安新區的城市定位比較吻合,公立大學并不一定沒有新體制、新模式。 “主要經費來自財政撥款,但也不排斥多方籌資,比如可以面向社會捐助以及校友捐助等。”李國平說。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曾分析認為,一流大學的辦學經費來源應該是多元化的,不能過多依賴財政撥款。“在發達國家,有的世界一流大學就在小鎮上,學校能建成為一流大學,顯然不是靠當地提供資源,而是有完整的籌集辦學資金的體系。” 一所大學辦得好不好,校長至關重要。 高志立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曾表示,“在河北新建教育部直屬的雄安大學,作為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院校,面向世界招聘校長、管理團隊和師資隊伍,以現代化大學辦學理念、管理模式,高起點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帶動河北高等教育發展,為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奠定長遠基礎。” 高志立將雄安大學定位為教育部直屬高校,而就教育部直屬高校來說,校長主要是由上級部門按一定程序選拔任命,但從2011年開始,如東北師范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也曾嘗試過公開選拔。 雄安大學公開選拔校長是否可行?“當然可行。”李國平對記者分析說,目前北京大學下屬的學院院長實施全球招聘已經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我認為雄安大學實施全球招聘校長也沒有問題,因為雖然校長實施的是全球招聘,但是大學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性質沒有發生改變。” 李國平還建議雄安大學的教師可以采取“雙聘教授”模式,“比如一位知名的北大教授,只要北大允許,可以是北大和雄安大學的雙聘教授,定期去雄安大學授課,畢竟以后北京和雄安間的交通非常方便,完全可以依托首都自身的高校資源服務雄安大學,具備距離和空間優勢。” 知名高校可在雄安大學單獨設院 以新機制、新模式建設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學,當然離不開北京的支持。 日前,北京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強調,支持符合雄安新區定位和發展需要的在京高校、醫療機構、企業總部、金融機構、事業單位向雄安新區轉移,并做好服務。 “在雄安新區建大學可以以自建為主,因為自建大學有其自身的優勢,而從北京轉移大學過去會有很多的問題,比如老師的住房問題、福利問題等一系列問題,當然也不排斥有一些高校轉移過去。”李國平告訴記者,其實北京建設全國的文化、科技中心也需要大學做支撐,因此可以考慮將北京的大學以分校的形式轉移到雄安新區。 “比如可以將北大、清華等知名高校在雄安大學單獨設立學院,像北大、清華在深圳就設有研究生院,這樣設置對深圳的科技創新、經濟發展都有非常大的支撐。”李國平說。 目前已有10多所名校對接雄安新區,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未來,隨著雄安新區的快速發展,預計還將有一大波雙一流高校布局雄安新區。 |
相關閱讀:
- [ 05-06]雄安新區首家“無人超市” “刷臉結算”將只需20秒
- [ 05-02]京漢君庭假日酒店:成就雄安一流酒店四關鍵詞
- [ 04-30]影像雄安:奮斗的模樣
- [ 04-27]成就“雄安質量” 先明確有所不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