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珠海5月8日電 以“認識中華白海豚,保護海洋大熊貓”為主題的中國首屆“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活動啟動儀式,5月8日在珠海長隆中華白海豚科普教育基地舉行。當日是農歷三月二十三,即媽祖誕日。 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著“海上大熊貓”“媽祖魚”等美稱。今年起,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確定每年的農歷三月二十三為“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這也是中國內地首屆專門以中華白海豚命名的宣傳日活動,以引導公眾樹立海洋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人關心中華白海豚、愛護中華白海豚的社會風尚。 本次活動由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和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共同主辦。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韓旭,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馬愛國,廣東省教育基金會理事長、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雷于藍,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何少青,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副會長丁曉明,澳門民政總署自然保護研究處處長陳玉芬等出席啟動儀式。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韓旭在啟動儀式上稱,中華白海豚被海峽兩岸漁民視為媽祖的化身,象征著吉祥。因此,將媽祖誕日確定為“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可以提高中華白海豚的聲望,讓人們更了解和尊重中華白海豚,有助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粵港澳大灣區所處的珠江口,現存有全世界資源數量最多的中華白海豚群體,種群世代比較完整,是全球最大的中華白海豚棲息地。目前,中國共有7個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廣東擁有6個。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唯一以中華白海豚為保護物種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9年保護區成立以來共處理各類海洋珍稀動物案件179起,建立了中國最大的中華白海豚樣品組織庫,通過相片識別法進入數據庫的中華白海豚超過2000頭。 據介紹,農業農村部于2017年組織編制了《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2017年12月在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的指導下,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舉行了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成立大會。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何少青表示,廣東省將加強健全保護體系機制,籌備成立粵港澳保護聯盟;加強種群生態調查,建立物種信息庫;加強監督管理,進一步完善保護措施;加強棲息地管理,優化保護區能力建設;加強宣傳力度,提升公眾保護白海豚意識。 據悉,中華白海豚曾在1997年被遴選為香港回歸祖國的吉祥物,從1995年開始,內地就和香港開展了中華白海豚的信息交流和保護事項。 啟動儀式上,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向社會發出了保護中華白海豚的倡議書。雷于藍等為中山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等高校白海豚保護志愿者隊伍授旗。 |
相關閱讀:
- [ 05-03]成都多只大熊貓遭遇“黑眼圈變白” 醫學專家正會診
- [ 04-30]雙胞胎大熊貓“思念”“思筠筠”廈門安家
- [ 04-27]廈門迎來首對大熊貓雙胞胎兄弟 最快五月與市民見面
- [ 04-27]雙胞胎大熊貓昨日登“鷺” 閩南昵稱征名活動啟動
- [ 04-07]秦嶺大熊貓母子哺乳瞬間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