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民俗過立夏
5月5日,在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一幼兒園,小朋友展示手繪的彩蛋。當日是立夏節氣,人們參加繪彩蛋、稱體重等傳統民俗活動,歡樂度立夏。

果蔬繪笑臉 笑迎微笑日
5月8日,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幼兒園的小朋友展示“果蔬笑臉”。
當日是“世界微笑日”,石家莊第一幼兒園開展“校園微笑節”活動,通過“果蔬繪笑臉”、“誰的笑容最燦爛”等主題活動,引導孩子們用微笑面對學習和生活,樹立樂觀向上的人生觀。

鐵路將實施新運行圖 高鐵票價最高可打6.5折
5月6日,一列動車組列車從海南環島鐵路瓊海市段駛過(無人機拍攝)。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消息,在今年4月10日第一階段列車運行圖調整穩妥實施的基礎上,鐵路部門擬從今年7月1日起,實施第二階段列車運行圖調整,同時對一些高鐵動車組列車票價體系進行優化完善,折扣最高可達6.5折。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浙江仙居針刺無骨花燈
5月3日,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皤灘古街里展示的針刺無骨花燈。針刺無骨花燈于2006年被列入國務院第一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小劇場里說“三國”
5月4日,演員吳荻在表演評書《再說三國》。
當日,由吳荻表演的評書《再說三國》在北京人藝菊隱劇場開演。該評書作品取材于《三國志》,甄選出魏、蜀、吳三國各一文一武兩位非主角人物,講述他們不為世人熟知的六段故事。此次演出是2018年澄書館劇場計劃之一,為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評書2.0”劇場體驗。

走,搬出大山!
三十八歲的趙江華是貴州省黔西縣人,他的老家金蘭鎮瓦房村華崗三組位于六沖河峽谷懸崖中間的山腰上,是一個僅有16戶人家的苗族村寨,一條陡峭的羊腸小道連通外界。今年4月,在外務工的趙江華接到父親電話,他家被納入易地扶貧搬遷范圍。聞訊歸家的趙江華在5月5日帶著全家踏上搬遷路,他們攜帶行李順著山間崎嶇小道走到金蘭鎮,與其他村民統一乘坐車輛,前往黔西縣杜鵑街道錦繡花都安置點。這個安置點計劃安置黔西縣20余個鄉鎮的近4000戶貧困戶,趙江華一家和其他738戶首批入住。趙江華說,搬到縣城后,相關部門會幫助解決就業,孩子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因為黨的好政策,自己和鄉親們走出大山,成了城里人。

北京八大處茶文化節再現傳統封茶大典
5月3日,來自湖南安化的茶道藝人在封茶大典活動上表演茶藝。當日,中華傳統文化封茶大典(安化黑茶專場)在北京八大處六處香界寺舉行,同時為歷時6天的第十七屆八大處中國園林茶文化節暨安化黑茶文化周拉上帷幕。

貴州松桃遭冰雹襲擊 農戶受災嚴重
5月6日,貴州松桃縣盤石鎮,一位農民在清理被冰雹擊碎的瓦片。當日13時,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盤石鎮十余個村遭遇冰雹襲擊,農戶房屋、作物受災,無人員傷亡。松桃縣及時組織鎮村干部進入受災民眾家中,幫助民眾有序開展災后重建工作。

新疆遭遇寒潮天氣
從5月6日夜間起,受寒潮天氣影響,新疆北部和東部出現明顯降溫降水天氣,其中烏魯木齊市、哈密市等多地出現雨夾雪、雨轉雪。

我國高分五號衛星發射成功 可探大氣污染物
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高分專項中一顆重要的科研衛星。它填補了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污染氣體的空白,可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是我國實現高光譜分辨率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志。

“80后”的鐵路車間創新能手
5月3日,李敬剛(左)在車間指導鋼軌接觸焊焊縫設備使用。“80后”李敬剛是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焊軌段線配車間主任。工作十多年來,他共主持和參與近30項科技研發、設備改造項目,為企業提效率、降成本。現在,李敬剛作為一名“老師傅”,經常進入車間指導年輕工人,和他們一起探討、研發新工藝。

中國勇士約旦競賽
5月2日,在約旦首都安曼郊區的阿卜杜拉國王特戰訓練中心,中國武警代表隊隊員參加“勇士競賽”。第十屆“勇士競賽”國際特種兵比武4月30日在約旦首都安曼郊區的阿卜杜拉國王特戰訓練中心拉開戰幕,來自25個國家的40支代表隊參加這次比賽。

青年創業夢:奮斗的感覺最幸福
80后侗族女青年楊成蘭的老家是貴州省榕江縣栽麻鎮豐登侗寨,她是當年村子里走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也是村里首個返鄉創業的大學生。2016年3月,楊成蘭和丈夫吳方俊放棄城里的工作,回到家鄉,開始從事侗族土布制作和網絡銷售。短短兩年時間里,吳方俊、楊成蘭夫婦網店的侗族土布產品年銷售額逾百萬元,遠銷北京、上海等地及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他們夫婦還成立工作室,帶動村里及周邊村寨的80多戶人家從事傳統侗族土布生產,在傳承民族傳統手工技藝的同時,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貴州丹寨:“90后”女青年的蠟染夢
5月2日,在貴州省丹寨縣,張義蘋利用手機網絡直播對外推銷蠟染產品。
今年25歲的張義蘋是一位有著蠟染創業夢的苗族女青年。1993年,張義蘋出生在有著“蠟染之鄉”美稱的貴州省丹寨縣。家鄉蠟染文化的耳濡目染,母親手把手的教導,讓她對蠟染很著迷。為了傳承蠟染技藝,傳播蠟染文化,2014年,在外打工的張義蘋回到家鄉丹寨縣揚武鎮,成立了蠟染手工合作社,開始了蠟染創業之路。 2016年,她在縣文化部門的幫助下成立了蠟染公司,以“公司 合作社手工藝人”的模式,研發家居、服飾等系列蠟染新產品,拓寬銷售渠道。經過幾年的發展,張義蘋開設起蠟染產品專賣店,在縣城附近建立了手工生產基地,并通過電商和網絡直播等方式銷售蠟染產品,帶動了100多名家鄉婦女走上脫貧之路。她說:“我有一個夢想,要做出自己品牌的蠟染產品,把古老而質樸的苗族蠟染文化傳播出去”。

正規回收率不到30%,每年數百萬輛報廢汽車去哪兒了?
公安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2.17億輛。相應的,汽車報廢量也不斷攀升,市場調查機構智研咨詢測算,2018年我國報廢汽車數量預計907萬輛。如此多的報廢汽車都流向了哪里?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流入正規拆解企業的報廢汽車不到30%,一些報廢汽車經無從業資質的“黃?!敝至魅牒谑校念^換面后重新上路行駛,留下安全隱患。

中老鐵路上的青年建設者
5月2日,在老撾首都萬象,中鐵二局六公司中老鐵路二工區工區長徐州(左一)在施工現場與工作人員交談。中老鐵路是聯通中老兩國的重要基礎設施,線路全長414公里,建設總工期5年,于2016年12月全線開工。在今年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一批中老鐵路的青年建設者堅守崗位,履行職責,在海外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巨大風機下的年輕身影
新疆吐魯番的四五月份,正是戈壁灘上風最大的時候。華能吐魯番風電公司白楊河風電場維修員王美樂坐在檢修室里整理工具,窗外的風機隨風一圈圈地轉。戈壁的碎砂石被風卷起,砸在辦公室防風卷簾窗上呼啦啦作響?!耙獩]有這層防風的鐵皮窗,玻璃早就碎成渣渣了?!蓖趺罉氛f。白楊河風電場位于新疆吐魯番地區三十里風區的茫茫戈壁之上,因為常年刮大風,這里被稱為“魔鬼風區”。

杭州:西湖睡蓮成片綻放
5月4日,在杭州西湖龍泓澗景區,大片睡蓮開出粉嫩的花朵,在水面上搖曳身姿,就像盞盞蓮花燈在水中閃動。

種稻沙山下
5月5日,播種機在庫木塔格沙漠邊的稻田播種。當日,在位于新疆庫木塔格沙漠邊的鄯善縣辟展鄉,從東北引進的新型旱稻品種正在開播。據稻種研發人彭國威介紹,這種旱稻適應性強,采用旱田直播技術,結合新疆當地沙漠地區純凈的沙土和特殊的氣候,可產出優質綠色的有機大米。

河北平山:玫瑰香溢致富路
近年來,河北省平山縣推動玫瑰種植、加工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玫瑰產業鏈為當地農民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實現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