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汶川5月9日電(記者 宋宇晟) 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已經過去10年時間。近日,記者隨采訪團走進當年的地震災區,探訪這里十年間發生的變化。 在如今的汶川縣境內,漩口中學遺址是被保留下來的唯一一個比較完整的大型5·12地震遺址。遺址入口的廣場前,名為《汶川時刻》的雕塑,將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永遠凝固在了破碎的表盤上。 雕塑后的主教學樓原本有五層,但現在能夠看到的僅有一層,其余四層全部沉入地底。如今,這一切被作為遺址封存起來。 10年后,在遺址之外,新的映秀已完成重建,一排排新居錯落有致。家住漩口中學遺址“對面山上”的沈文娟告訴記者,地震中村里房子幾乎全被夷為平地,“地震的一瞬間就塌了”。 震后,映秀新鎮的所有居民建筑都按抗震烈度8度,公共建筑按抗震烈度9度設防。沈文娟家也在避開斷裂帶的地方,重新蓋了房子。 10年過去了,沈文娟覺得,映秀的生活環境、居住條件都變好了,道路通到每家每戶門口,“如今大家的生活,幸福指數很高”。 但災區重建并不是終點,當地百姓還要發展,昔日的災區還要“重生”。2011年,映秀鎮的重建基本完成。2012年,映秀鎮開始大力發展旅游業,讓鄉親們不出家門就能就業。這種發展當地產業的思路,讓重建后的地震災區愈發生機勃勃。 事實上,這不止是映秀的發展理念。附近也有村子開始打造符合當地定位的產業——在完成重建后,更要“重生”。 與汶川一山之隔的理縣佳山村,也曾在地震中受損嚴重,而如今已成為當地人眼中的“花果鄉村”。 “當時我們幾乎沒有產業,大多數人種的是玉米、土豆,村民基本上就是只夠把自己的肚皮填飽?!贝逯醭\向記者介紹。 村民馬永彪向記者回憶,當時村里人除了種玉米、土豆,也嘗試過種植經濟作物,但由于銷路不暢加之沒有對接市場需求,“有時候拉出去賣的錢還給不夠運費”。 王朝運說,地震后,湖南對口援建重建房屋、基礎設施,政府引領發展產業。在研究了當地自然環境后,村里開始推廣甜櫻桃、青脆李、紅脆李和紅富士蘋果等水果種植。 由于與AAAA級景區桃坪羌寨相鄰,佳山村的水果并不愁銷路。馬永彪告訴記者,甜櫻桃基本不需要往外運輸就可以在景區賣完,李子、蘋果等在村第一書記的幫助下,也有貴陽、重慶、北京等地的老板來收購。 10年間,這個村子從震前年人均收入“只有一千多元”發展到目前村年人均純收入達1.2萬元以上?!拔易约焊杏X我們比自己,已經前進了30年。原來我們年人均收入一兩千元?,F在我家一年人均收入可以到2萬元了。”馬永彪說。 從2012年開始,村民已經有了“不錯的收入”。生活好了,馬永彪每年還會在閑下來的時候“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拔覀円话愣际?家人組團去,這幾年已經去過海南、北京、華東五市。今年的目標就是還要到香港、澳門去看看。” 被問及原因,他說,地震過后,大家收入增加了,也都想開了,要去好好生活。 |
相關閱讀:
- [ 05-08]【十年】記者手記:走進汶川遺址,在悲痛中努力向前!
- [ 05-08]汶川地震十周年 重振“李白文化”
- [ 05-08]羌繡美圖 羌笛新曲——汶川大地震災后重建十年·羌寨掠影
- [ 05-08]汶川地震十周年:香港建筑師助地震災區村民建更好、更環保的房子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