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重慶日報客戶端訊(記者 朱丹紅夏琳)5月14日下午,“美麗中國長江行——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網絡主題活動重慶集中采訪活動的媒體記者們來到開州漢豐湖,登上文峰塔,一覽漢豐湖美景。水波瀲滟,湖光山色,讓人心曠神怡。 治理難度大 世界范圍內無先例可借鑒 漢豐湖,與三峽有著不解之緣。三峽大壩建成后,水位的漲落帶來消落帶水位落差。為調節水位,當地在開州區下游4.5公里處修建了一座水位調節壩,由此形成了常年水位高于170米,面積達14.88平方公里的漢豐湖。三峽工程建成運行后,在庫區形成300多平方公里、世界上最大的水庫消落帶。在消落帶,耐旱植物會在蓄水期被淹死,耐淹植物會在枯水期干死。沒有植物,水土會隨著江水而去,污染水體。因此,消落帶治理被稱為世界級難題。因治理難度大,世界范圍內也沒有可供借鑒的先例。 漢豐湖是三峽庫區獨具特色的“庫中庫”,通過在長江支流修建水位調節壩蓄水而成。開州新城就坐落在漢豐湖畔,經過多年探索,漢豐湖不僅成為新三峽的一大景觀,還破解了消落帶治理難題,并在治理過程中探索出富民增收的產業鏈。曾經的“消落帶”灘涂早已被一片綠色的“海洋”取代,上千畝桑林、成片的荷塘,為丑陋裸露的“消落帶”披上一件“綠衣”。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