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4日,山西太原小窯頭村,斫琴師張浩彈奏古琴。古琴是中國一種古老的彈撥弦鳴樂器,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所謂古法斫琴,是指沿用唐代斫琴方法純手工制作的技藝,每張琴經過選料、造型、裹夏布、打磨、上弦等將近200多道傳統工序,歷時兩年多方能完成。中新社記者武俊杰 攝

張浩介紹說,古法斫琴之所以耗時久,就是因為其過程的質樸與原始,以達到成琴后比較穩定不易開裂。圖為斫琴師張浩整理其待加工制作的古琴。中新社記者武俊杰 攝

目前,張浩經常在太原的各個小學進行古琴義務教學,希望借此推廣、傳播古琴文化,讓更多青少年了解古琴,成為古琴的傳承人。圖為斫琴師張浩打磨古琴表面。中新社記者武俊杰 攝

斫琴師張浩手持銼刀工具潛心斫制古琴。中新社記者 武俊杰 攝

斫琴師張浩在古琴上裹夏布刷漆。中新社記者 武俊杰 攝

張浩進行試音,檢測內槽回音是否合適。中新社記者 武俊杰 攝

斫琴師張浩為徒弟講解做琴細節。中新社記者 武俊杰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