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德國慕尼黑5月15日電(記者張毅榮)塑料微粒污染是困擾全球環境的棘手問題。德國慕尼黑環保技術博覽會上,多家參展商展示了處理微塑料問題的技術與方案。 微塑料是指粒徑小于5毫米的不規則塑料顆粒,在全球海洋、河流等水體中廣泛存在。微塑料本身含有的以及在水中吸附的有毒害物質能通過食物鏈累積,最終可能進入人體,威脅人類健康。 機動車輪胎磨損是自然界水體中微塑料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展示的方案可過濾并監測輪胎磨損產生的微塑料。現場展示的樣品桶由六層濾網組成,能在下雨天匯集并過濾流經城市道路、含有輪胎磨損產生微塑料的雨水。產生的數據將由安裝在桶內的傳感器上傳至云端,幫助進一步處理微塑料。 據介紹,這一研究項目得到了德國大眾汽車、大陸輪胎等企業支持。研究團隊與柏林水務公司合作,在柏林市部分街區的路邊排水口安裝測試設備。 德國企業EnviroChemie則展示了兩種收集工業廢水中微塑料的方案。一種設備將水轉化為綿密氣泡,氣泡吸附在微塑料上,帶著其上浮至水面。另一種是在廢水中添加用于污水處理的特種絮凝劑,讓分散的微塑料凝結成團,方便打撈處理。 粒徑小于1微米的微塑料體積更小、形狀更不規則,對有毒有害物質吸附力更強。德國環境部下設的聯邦環境局與慕尼黑工業大學開展的聯合研究項目亮相展會,重點為對粒徑在50納米至100微米間的微塑料進行樣本提取和分析,研究其對自然水體和人類健康的影響,并為未來相關立法和標準制定提供依據。 據了解,德國去年底啟動研究計劃,計劃到2021年投入3500萬歐元(1歐元約合人民幣7.5元),開展集合百余家參與機構的18個項目,解決日益嚴重的塑料污染問題。 慕尼黑環保技術博覽會始于1966年,是環保行業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專業展會,涵蓋水與污水、垃圾與原材料管理等內容。展會從2010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本屆展會于14日開幕,將持續至18日。 |
相關閱讀:
- [ 05-08]更多韓國人選擇“無塑料生活” 為環保出力
- [ 04-25]世界首臺海洋塑料清理機將啟用 嘗試處理太平洋垃圾帶碎片
- [ 04-13]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 [ 03-15]減少海洋垃圾 巴拿馬成中美洲首個禁用塑料袋國家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