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沈陽新松機器人公司生產的工業機器人(2017年6月6日攝)。發展先進制造業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經之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取得了矚目成就。得益于完備的產業體系、堅實的制造基礎和吸收新技術的巨大國內市場,我國先進制造創新從跟跑為主,進入跟跑在加快、并跑在增多、領跑在涌現的新階段。新華社記者楊青 攝

工作人員在“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臺ZH-65型蒸汽發生器吊裝施工現場進行吊裝前準備(2017年11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宋為偉 攝

這是沈陽鐵路局長春動車運用所等待發車的高鐵列車(2017年9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張楠 攝

2017年4月26日,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新華社記者李剛 攝

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市中心一家手機店,銷售人員向顧客介紹中國深圳的一家手機廠商生產的傳音手機(2017年5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孫瑞博 攝

在杭州火車東站,乘坐從杭州至北京的“復興號”動車組G20次列車的乘客準備登車(4月10日攝)。“復興號”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標準動車組。新華社記者黃宗治 攝

工人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一園區鑿巖臺車制造車間作業(2017年8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申宏 攝

在里約奧運會摔跤場館內,場館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在摔跤墊上拍照(2016年8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劉彬 攝

這是5月15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梅德福德惠靈頓站拍攝的中車長客為波士頓橙線地鐵“量身訂制”的首批車輛。這批地鐵列車整車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中國首批依照美國標準生產的地鐵車輛。新華社記者李木子 攝

秦皇島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的工人在檢查高強度柔性抗輻照玻璃蓋片的質量(2017年4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2017年11月6日,中國科學院孵化的寒武紀科技公司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采用與“阿爾法狗”類似的深度學習技術,適用范圍覆蓋了圖像識別、安防監控、智能駕駛、無人機、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的重點應用領域。這是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寒武紀公司首席執行官陳天石在介紹寒武紀人工智能芯片(2017年11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殷剛 攝

嘉賓在法國巴黎舉行的華為新品P20系列發布會上試用華為P20系列手機(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張雪飛 攝

工人在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總裝車間生產線上工作(4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牟宇 攝

遼寧沈陽北方重工集團工人在拆解出口到巴西圣保羅的盾構機(2016年1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楊青 攝

顧客在“小米之家”臺北店了解小米手機等產品(4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林善傳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