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國居民時間利用調查啟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林火燦 調查將為新時期評價社會進步、民生福祉改善,測算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依據 10年來,我國居民生活方式、時間分配以及生活質量發生了巨大變化,有必要開展第二次時間利用調查 時間是一切財富中最為寶貴的財富。很多人經常會問:時間都去哪兒了?5月18日,本報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獲悉,從時間維度全面反映我國居民生產生活狀況的時間利用調查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并于5月份起進入現場調查階段。 “所謂時間利用調查,就是采集調查區域內特定人群在一段特定時間內使用或配置時間的信息。”國家統計局社會科技和文化產業統計司司長張仲梁說,此次調查將為新時期評價社會進步、民生福祉改善,測算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依據。 記者了解到,時間利用調查是國際社會普遍開展的重要國家統計調查項目,也是聯合國統計委員會在各成員國大力推行的一項社會統計調查項目。 在國際社會,時間利用調查很是“流行”。執行時間利用調查、活用時間利用數據,已經成為國際統計共同體的共同認識和共同行動。目前,已有美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印度、南非等85個國家或地區開展了時間利用調查。 2008年,國家統計局組織開展了我國第一次時間利用調查,首次獲取了我國居民時間利用數據。10年來,我國居民生活方式、時間分配以及生活質量發生了巨大變化,有必要開展第二次時間利用調查,以便了解相關情況。 張仲梁介紹說,根據《2018年時間利用調查方案》,調查以自然人為調查對象,通過被調查者連續記錄其一天24小時的活動,獲得居民在工作學習、家務勞動、醫療衛生、健身鍛煉、旅游文化、休閑娛樂等活動上花費的時間。 那么,時間利用調查在經濟社會中又能發揮什么樣的價值呢? “時間利用反映的是居民在各項活動的時間投入,這為我們把握居民生活形態提供了一種新的考量方式。”張仲梁說,通過時間利用調查,可以更好地考察性別平等、區域經濟差異,衡量有酬與無酬勞動的規模,認識家庭、社會與經濟系統運行。例如,勞動時間能在一定意義上反映勞動生產率,休閑娛樂時間能在一定側面反映幸福感。 其次,時間利用提供了觀測經濟社會變遷的一個新視角。10年前,廣大群眾在讀報紙、看電視上花了很多時間,現在,接觸媒介的時間可能更長,但大部分似乎用在微信上了,有多少人,甚至連吃飯的時候都在微信聊天。通過分析時間利用數據,可以很好地反映這些變遷。 “時間利用也是表達經濟社會政策的一門新語言。”張仲梁舉例說,例如我國有性別平等政策。要評價政策效果,可以在男女比較收入的角度來評價,也可以從男女時間利用的角度來評價。實際上,通過時間利用數據,可以在一個新的語境中考察男女平等、兒童照料、交通運輸、閑暇娛樂、養老保障、醫療健康、城市建設等范圍廣泛的公共政策問題,觀察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測度社會發展是否平衡是否充分。 記者了解到,本次調查將在北京、河北、黑龍江、浙江、安徽、河南、廣東、四川、云南和甘肅等省(市)開展,每省(市)平均調查樣本2000戶,全國共調查約2萬戶,調查對象約6萬人。其他地區根據實際情況,參照方案自主開展調查。 |
相關閱讀:
- [ 05-18]廖俊波生平事跡展今起開展 計劃展出時間為6個月
- [ 05-18]福州優秀創業項目可獲資助 申報截止時間5月31日
- [ 05-17]國辦:年底前要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一半以上
- [ 05-16]“時間幣” 促志愿服務良性循環
- [ 05-16]保潔員撿到一部iPhoneX手機 第一時間交給民警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