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售假行為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和淘寶網的商譽,在此我們向平臺的消費者、其他誠信經營的商家、淘寶網致歉。” 5月22日,這樣一則致歉聲明“現身”淘寶網首頁公告欄,引來關注。發出致歉聲明的謝某某、張某某是售假者,還有一位蘇某某則是售假賬號的提供者。 在聲明中,售假者說:“售假的代價遠超我們的預期和承受能力,希望其他賣家引以為戒。” 從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謝某某、張某某在淘寶網店銷售假冒“VANS”的鞋子達53萬余元。謝、張二人落網,得益于阿里巴巴打假特戰隊向義烏警方提供的線索。最終,二人因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各處罰金30萬元。 2017年8月,謝某某、張某某再被淘寶網以惡意售假損害商譽為由告上法庭。一同被推上被告席的,還有為售假提供賬號的蘇某某。 商家入駐淘寶網時簽訂的《淘寶服務協議》第4.2條約定:用戶應當確保其在淘寶平臺上發布的商品及/或服務享有相應的權利,不得在淘寶平臺上銷售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它合法權益的商品。而該約定還用黑體字加粗予以提示。 義烏市法院認為,該協議合法有效。謝某某、張某某明知淘寶網上不允許出售假貨,仍在其上面銷售假冒品牌鞋子,屬違約行為;蘇某某將注冊的網店提供給他們售假,也屬違約。這妨害了市場秩序,損害了公平競爭和原告的商譽。 今年3月,義烏市法院作出判決:三被告賠償淘寶網損失1萬元、合理支出(律師費)2.5萬元,并在淘寶網主頁上刊登賠禮道歉聲明。 據悉,這是全國首起以侵權為由提起的電商打假案,也是首起判決售假者在電商平臺致歉的案例。 近年來,阿里巴巴使用打假黑科技,關閉了數萬個疑似侵權店鋪,97%的售假鏈接一上線即被秒殺;同時,聯合全國20多個省的公安機關,線上線下同時打擊,對制售假人員進行圍剿,“像治理酒駕打假”已成一種社會共識。從去年起,還通過民事訴訟手段,起訴了一批售假賣家,希望借此提高蓄意制售假的成本,讓售假者痛,本案即是其中一例。 “我們尊重法院的判決。平臺上絕大多數商家都是守法經營,誠信為本,少數不法商家的售假行為,不僅損害了平臺的商譽,更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損害了絕大多數誠信守法商家的權益,破壞了公平競爭秩序。”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孫軍工說,從去年全國電商平臺打假第一案宣判,到今年法院判決售假者在淘寶網刊登致歉聲明,這都是司法機關靈活運用法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表現,是對“像治理酒駕一樣打假”強有力地回應,期待系列個案能夠成為類案處理的模板,進一步推動完善現行法律體系。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叢立先認為,道歉背后向社會傳遞著正向信息,即電商平臺在承擔責任的同時,其權益也應受到保護。此外,這還能對電商平臺的不法經營者起到震懾、警示作用。 |
相關閱讀:
- [ 05-20]中國司法部:要將中國法律服務網打造成“法律淘寶網”
- [ 05-10]從小作坊到淘寶村:百年戲具之鄉的40年變遷
- [ 04-30]淘寶首頁廣告被指性別歧視 吃“堿孕寶”生男孩純屬謠言
- [ 04-19]聽到敲門聲租客逃竄 思明警方搗毀“淘寶刷信譽”詐騙窩點
- [ 03-22]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落戶大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